原创:小佩
一劝世人莫行凶,人要本分心要公。
为人不干亏心事,半夜叫门心不惊。
这是武山道情《十劝世人》中的第一劝,语言简单明了,充满生命经验和哲理。相信所有人听完后,都会拍手叫绝。
道教是中国传统宗教,有着属于自己的音乐和歌曲,而这些歌曲统称为“道情”。在甘肃天水市武山县这片富饶的土地上,道情被传唱了千年。武山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文化资源深厚,道家的鼻祖等人都曾在这里活动过,留下诸多遗迹。武山道家文化源远流长,老君山、云雾山、鲁班山等都是其中的代表。
道情往往与道教故事相伴相随。原先,说唱道情者的身份主要是道徒,抒发自我超尘脱俗的品格,也有道教在道观内所唱的经韵。最早的道曲为《承天》《九真》等。后来,随着道教文化的广泛传播,“道情”从道教徒的劝善布道之词走向民间的娱乐。
唐朝段常所著《续仙传》一书曾经记载:“蓝采和手持拍板(简板)踏歌行乞于市。”这便是道情的最初形式。南宋始用渔鼓、筒板伴奏。宋代以后,武山道情吸收词牌、曲牌,衍变为民间布道时演唱的新经韵,也称道歌。明清为鼎盛时期,吸收民谣、山歌、秧歌等,使得道情最终定型,并向世俗化过度。武山道情现已成为了在民间节庆、丧葬、宗教活动中的一种表演形式。年10月,武山道情被列入第四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
今天的道情,无论在曲式的丰富、乐器的改进,还是演出内容的民间生活化、演出形式与场合的多样化,都是古代所无法比拟的。千年之前的道情,时至今日,依然在水帘洞、三台山、万花寺、光明寺、东华寺、李家沟等地存在。由此传承下来的多首曲目和多首唱词,成为武山民众喜闻乐见的视听盛宴。
武山道情的配乐有二胡、三弦、板胡、竹笛、云锣、手鼓、叉子、月琴、柳琴等。武山道情的演唱由几人或几十人组成,装扮有道袍、道帽。武山道情,唱词的内容多以民间流传故事、历史故事、传奇公案、修贤劝善为主。常用经典曲目《十渡船》《十颗字》《十劝世人》《观音灵感歌》《菩萨劝善》等。
“道情”往往由引子和正文组成。例如在《十劝世人》中,引子由四句诗构成,起到吸引观众注意力的作用。开场白:怀抱鱼鼓手拿钟,口念道情劝世人;别的道情且不谈,先把这十劝世人表一番。正文从一劝到十劝,表达着道士清静无为、无欲则刚、道法自然的朴素情怀。乐调和器乐伴奏,让道情的演唱变得生动。道情开场,渔鼓、简板等乐器纷纷亮相,琴筒、响铃、二胡、手鼓、叉子等悉数登场,美妙的吟唱就此开始:
五劝世人孝双亲,有钱难报父母恩。
孝子生的是孝子,忤逆生的是忤逆。
……
十劝世人且奈何,双灵树下念弥陀。
若还尽进苦中苦,才能念起众乐园。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