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柳琴 >> 柳琴前景 >> 正文 >> 正文

枣庄市台儿庄区深耕文化两创培育壮大

来源:柳琴 时间:2023/11/22

枣庄市台儿庄区位于京杭大运河中段,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艺资源丰富,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省级名录6项,市级名录59项,县级名录项。近年来,该区聚焦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通过将传统手工艺资源与景区、园区、云端等紧密融合,努力把“小手艺”做成“大产业”,使“手造经济”成为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起爆点”和“加速器”。

一、推动手造“进景区”,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将众多传统手造项目融入台儿庄古城景区,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功能、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与文化空间的有机结合。一是依托古城平台,引进手造项目。用好“天下第一庄”“大战故地、运河古城”等民族文化名片,推动运河木偶竹猴、鲁南玻璃制作技艺等多种手造工艺品纳入景区常态化展示销售,成为当地旅游市场的热销产品。以古城大衙门街为主体打造“手造特色街区”,入驻丝绒小鸟非遗传习所、胡家大院扎染体验馆等余家手造门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二是发挥集聚效应,助力消费升级。依托古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国家文化遗产公园,搭建“山东手造”产商融合发展平台,先后举办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两届大运河文化带优秀非遗项目展演、七届台儿庄古城大庙会等系列主题活动。把传承手造工艺纳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规划,在以大运河文化为主题的高速服务区内设立手造专区,成为游客自驾途中感受运河文化、鲁南民俗文化的“打卡点”。三是聚焦研学体验,创新活态传承。让青少年成为手造传承的主力军,设计推出巧手剪纸、陶艺制作等特色“研学游”体验课程,年接待青少年学生5万余人次,年1月入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实践基地。将传统手工艺纳入国际研学交流内容,承办了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中国海外交流协会组织的“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研学活动,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余名华裔学生参加。

二、推动手造“进园区”,让文化产业兴起来。依托台儿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设计创作更多具有台儿庄特色的手造产品,实现规模化成长、产业化培育。一是引导企业抱团发展。推动运河印象文旅小镇、创客空间等重点项目建设,实现园区内优势产业、新兴文化产业相互配套、业态互补。目前,园区已吸纳家文创企业、27家信息服务与软件外包企业、余家电商加盟入驻,其中文化类企业余家,占比66%,实现营业收入8.3亿元。二是壮大手造产业链条。加快传统手造工坊向现代企业转型升级,重点扶持台儿庄手工蚕丝、泥沟青花布印染、穆柯寨酒等一批在当地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手造”做大做强。比如,枣庄市谭氏丝绸有限公司通过加强与种植户的合作,建设南洛百亩桑田“现代蚕桑示范基地”,不仅解决了蚕丝原料问题,带动年销售额达余万元,而且为当地农民提供就业30余人。三是完善版权利益保护。台儿庄版权贸易基地是国内第四个国家级版权交易公开市场,该区借助基地培育了版权核心业务企业17家,为手造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该区已完成“兰陵书院”“蛋蛋枣妮”等著作权以及泇运河待客系列小酒的美术作品版权、“台儿庄古城”系列版画著作权登记保护工作,带动相关手造产品增值0余万元。

三、推动手造“进云端”,让品牌营销火起来。探索实施文化数字化发展战略,推动传动手工艺与时尚元素融合、与数字技术结合,不断提升传播力、吸引力、影响力。一是打造云景区,创新数字文旅。推进沉浸式智慧旅游服务,实施鲁南皮影、柳琴戏等数字再现工程,利用5G技术,对景区博物馆进行云端布局,实现度全景网上游览。组织非遗项目和手造企业积极参加山东省“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山东省“非遗购物节”等线上活动,吸引更多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68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