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柳琴 >> 柳琴前景 >> 正文 >> 正文

郯城县非遗简介

来源:柳琴 时间:2022/7/5

1、鲁南五大调。鲁南五大调又称郯马调主要流传于郯城县的马头镇,是《淮调》、《大调》、《玲玲调》、《满江红》和《大寄生草》五个民间曲调的总称。它的旋律娓婉圆韵,节奏平实徐缓,歌词高雅隽永,多以叙事的形式,讴歌自然风光和人际情谊,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喜爱。在演唱形式上,多由一个人演出,配以民间管弦乐器和瓷碟、瓷碗、瓷酒盅、竹筷等物品,打击出节拍伴奏。年,鲁南五大调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保护名录。

2、郯城木旋玩具。木旋玩具,俗称“耍货”,因其大多数部件在旋床上旋制而得名,是由樊埝村村民创造,供儿童玩耍的一种集民间绘画、手工技艺为一体的造型艺术,它利用丰富的色彩、夸张的纹饰、简洁的造型,来体现人们的古朴的审美观和美好的祈愿。代表性作品有摇晃类的哗啦棒槌、虎头棒槌、花篮、不倒翁、双面货郎鼓、响蛋等;舞耍类的刀、枪、剑、棒槌;牵拉推动类的燕(鸟)车、和尚敲木鱼、击鼓车;其他玩耍和摆放类的高低棒人、木陀螺、杂货、木碗、把拉头子、撵钻子等。年,郯城木旋玩具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保护名录。

3、柳琴戏。柳琴戏俗称“拉魂腔”,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的郯城带,年正式定名为柳琴戏。主要流布于鲁苏豫皖接壤地区。柳琴戏是以郯城民歌《姐儿妞》为基础逐渐发展起来的,在长期流传与发展中,不断地吸收姊妹艺术的营养,经过了几代艺人的努力,在剧目、唱腔音乐、舞台表演等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柳琴戏的音乐唱腔非常别致,地方特色尤为鲜明,并以工以丰富多彩的雀腔,别致的拖腔区别于其他剧种。男唱腔粗犷、爽朗、嘹亮,女唱腔婉转悠扬、丰富多彩、余味无穷,演唱者可以随心所欲的发挥、创造。主要剧目有《喝面叶》、《张郎与丁香》、《秦香莲》、《打金枝》、《小姑贤》、《柜中缘》、《墙头记》、《吕布与貂婵》等。现代戏有《儿女传奇》、《苦柳》、《相亲》、《李志铁》、《家庭公案》、《苦果》等。年,柳琴戏《落风湾》获第五届“沂蒙之夏”艺术节演出一等奖和优秀伴奏奖。年,《苦果》被临沂市评为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奖”。年,《李志铁》参加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荣获银奖。年,宣传改革开放的柳琴戏《红丝带》获得临沂市“精品工程”奖。,柳琴戏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4、郯城木版年画。郯城木版年画起源于胜利镇沙沃村,鼎盛时期,沙沃村曾有过“家家点染,户户丹青”的红火场面,是鲁南、苏北最大的年画集散地。郯城木版年画用色考究,色彩火爆,对比强烈,富有极强的视觉效果。图案造型夸张奇特,线条粗犷飞扬,野趣横生,充分反应了北方民族的审美取向,表现出来自民间的最原始的纯正质朴的气质和浑厚的气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代表性作品主要有赵公明燃灯道人、秦琼尉迟、关公、五子登科等。郯城木版年画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和原汁原味的审美艺术性。一九九四年,郯城木版年画《赵公明燃灯道人》,在文化部举办的“民间艺术一绝大展”中荣获银奖。年5月,郯城木版年画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5、郯城挂门笺。郯城挂门笺,又称过门笺、门吊子,因春节张贴于门楣之上而得名,是人们运用“绘、剪、凿、套、镶、贴”等工艺制作而成的一门综合性剪纸艺术,它通过艳丽的色彩、吉祥的寓意、喜庆的图案和复杂的工艺,表现了人民对传统春节和幸福生活的美好祝福。它与年画、春联一起成为鲁南苏北地区传统春节的文化标志。郯城挂门笺在色彩、构图、图案和表现主题上都体现了鲁南农村春节民俗文化气质和特色,借助谐音、象征、寓意等手法,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艺术才智。年,被列入山东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9、郯城二胡制作技艺。郯城县庙山镇岳庄村的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始于清朝末年,民间艺人高永贵师从苏州著名的乐器制作艺人金凤艺,艺成归乡,开始从事乐器制作,并授徒传艺。主要产品有柳琴、二胡、三弦、阮、板胡、京胡、笛子以及打击乐器等。其中柳琴,是郯城县地方戏曲柳琴戏的主要伴奏乐器,也是庙山民族乐器制作的代表性作品。年,郯城二胡制作技艺被列为临沂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0、沂蒙剪纸(郯城剪纸)。郯城剪纸是人们用剪或刀把各色纸张剪刻成各式各样镂空图案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是流行于鲁南苏北地区的传统装饰物。它以精巧的工艺、吉祥的图案、独特的造型、亮丽的色彩,体现了北方农村群众古朴的审美情感、美好的生活祈愿和纯朴的价值观念。郯城剪纸由来已久,最初起源于剪鞋花、喜花,后来题材和功能逐渐丰富,发展了窗花、喜花、灯花、棚顶花等,多以大红色为主,逢年过节或喜庆时刻贴于窗户、室内,寓意喜庆吉祥,富含浓郁的生活气息。年被列入临沂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1、郯城古琴斫琴技艺。郯城古琴斫琴技艺是以手工制作古琴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是诸城派古琴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素有“民族乐器之乡”的庙山镇和泉源乡交界的南夹埠村。郯城古琴斫琴技艺秉承古法制琴,其制作材料大多选用百年老杉木、桐木、梓木、楸木、椿木、枣木、檀木、酸枝木等木材,经过选料、凿槽腹、装木胚、髹漆、装配、调音等工艺流程,十几道步骤近百道工序,历时2-5年才能完成。保证古琴形制、音色、手感优良。每一个配件、每道工序都特别讲究,包括琴徽、附件的制作,灰胎、大漆的调制,都有严格地要求。一张优秀的古琴相当难得,既需要精良的材料,还需要斫琴师具备高超的斫琴技艺、艺术审美能力以及高水准的古琴弹奏技艺。郯城斫琴技艺制作出的古琴具备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的特点。年,正在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2、沂蒙面塑(郯城面塑)。郯城面塑是郯城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用面塑造出来的一种能够食用或具有独特用途和艺术欣赏价值的面粉制品。作品大致分为:传统面灯、传统花馍、生肖面塑及人物。其制作工艺分为:选料、捏制、笼蒸、装饰和晾晒等。主要技法包括:指的捻、揉、搓,配以刀、篦、针的搓、切、点,主要工具有小刀、小篦子、竹针等。郯城面塑题材广泛,意境美妙,戏曲人物、民间故事都为面塑的选材开拓了思路,作品外形型多简练、夸张、生动,并富有雅拙的美感。年,正在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3、郯城杞柳编织技艺。郯城杞柳编织技艺是以杞柳为材料编织成各种家居、生活用品的传统手工技艺。工艺精湛,技法繁多。大致分为选料、上色、浸泡、编织、熏蒸、凉晒、刷漆等七个流程。主要编织技法有平编、勒编、绞编、砌编、缠边等。按用途又可分为生产工具类、生活用品类和装饰类三大类。年,正在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3、郯城中国结编织技艺。中国结艺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艺术,它以其独特的东方神韵、丰富多彩的变化,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主要分布于郯城县红花镇一带。编结技术可分为绾、结、穿、缠、绕、编、抽等多种工艺技巧;编织方法大致分为基本结、变化结及组合结三大类;根据中国结的类型可分为梅花结、蜻蜓结、生姜结、圆织锦结、盤扣结、水手哨结、双连结、十字结、平结、盘长结、庙宇结、黄花结等。中国结从简单的饰品演变成为今天精致的艺术品,以结型紧凑富于变化,色彩搭配红火艳丽,人物花鸟文字布局流畅,富有吉祥喜庆美好安康的喻意,成为当前最为流行家庭装饰物品。年,被列入临沂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4、郯城琅琊草编织技艺。琅琊草传统编织技艺利用郯城县特有的琅琊草编生活用品的传统手工技艺。主要分布在重坊、港上、胜利三镇,基本编织方法有“揄”、“缠结”、“编”、“绣”四种。其中“编”法按经草和纬草的走向又可分为双向编法、三向编法、四向编法、五向编法。经过技术人员的多年实践和改革,创新出网眼花、平纹花、席纹花、跳纹花、椒眼花、筛纹花、联扣花、鹰爪花、菱花、宣花、布文花等五百多个花色品种,创造出了草帽、茶杯套、拖鞋、草席、草篮、提包、背包、挎包、饲养宠物用的各类草窝等系列产品。年,琅琊草传统编织技艺被列入郯城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5、郯城传统刺绣技艺。郯城传统手工刺绣是一种在服饰、鞋帽等物品上运用丝线及刺绣针法绣制出不同花纹图案的传统手工技艺,主要是手工绣制儿童服饰、鞋帽、绣花荷包等物品。它通过艳丽的色彩、吉祥的图案、美好的寓意和复杂的工艺,寄托着人们对亲人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制作流程可分为备料、下料、上浆、刺绣、缝合、饰边等工序。针法多采用“绷花”、“填补绣”及“盘金边”等针法,也采用鲁绣的“齐针、缠针、镇绣(辫子股针)、接针”等针法。年被列入临沂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6、郯城老红炉刀坊锻造技艺。郯城老红炉铁器锻造技艺是将铁、钢等金属通过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反复锤炼成器具的一种民间传统工艺,俗称打铁。始于清朝末期,以生产农耕器具和家庭生活具为主。工匠师傅将铁坯等材料在火炉时锻烧到一定温度后,进行锤打、冷却、再回炉、再锤打,如此循环往复制出雏形,再通过开槽、造型、打磨、淬火等工艺,千锤百炼直至成型。产品主要有:农用铁具斧子、瓦刀、刨刀、锛、凿子、耙子、锄头、镰刀、铲、犁辕、犁级窝、铡刀、砍刀等,生活铁具有菜刀、剪刀、片刀等。年,琴书、大鼓、渔鼓、评书四个项目正在积极申报临沂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7、郯子书社曲艺团。为保护和传承我县的传统曲艺这一民间艺术形式,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郯城县文化馆深入基层寻访曲艺艺人,组织评书艺人丁凤楚,琴书艺人吴绍君、赵玉侠,渔鼓艺人李汝举,大鼓艺人王玉传等代表性艺人于年11月5日成立了郯子书社曲艺社团,以保护和传承曲艺艺术,培养艺术新人,弘扬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宗旨,是郯城县文广新局全力打造和推出的又一个新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每周六在郯子公园举办公益性演出。年,琴书、大鼓、渔鼓、评书四个项目正在积极申报临沂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8、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大仲村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主要流传于山东省兰陵县大仲村镇,是中国印染四大缬中灰缬的代表性技艺,技艺流程分为挑选坯布、脱脂、刻板、上油、调浆、刮浆、配色、染色、显色、刮白、清洗等十几道工序。染色是大仲村蓝印花布印染的核心技艺,第一遍染色为“月白”,第二遍为“二蓝”,第三遍为“鸦青”,每一匹布都要反复印染10多次,故有“三分印七分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说。印花方法可分为大幅四方连印和小幅单版双面阴阳印。图案以七点花为基调,形似猫蹄,结构用小圆点、短线、小块石组成。题材多以梅兰竹菊、花草虫鸟、龙凤瑞兽为主,作品主要有富贵花瓶、梅花鹿、红鱼戏莲、凤戏牡丹、喜鹊闹梅等。近年来,大仲村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在山东省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相友文的传承下,对传承印染技艺进行了定位和设计,吸收剪纸、汉画像石、刺绣等艺术手法,形成了简洁明快、淳厚朴实,形象生动的艺术风格,尽显汉文化之厚重和淳朴的自然之美。年,被列入山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9、小郭泥人。泥塑在沂蒙大地历史悠久,俗称“彩塑”、“泥玩”,小郭泥塑起源于清代咸丰年间,使用本地黄泥经过和泥,做坯,按哨,打孔,脱坯,修光,晾坯,制粉,粉坯,彩绘等几十道工序,题材取材于戏曲故事、神话故事,人物,动物,以夸张、生动的造型,深受老区人民的喜爱。小小的泥制玩具不仅是小郭村赖以谋生的方式,更是人们对生活的艺术化创造,被寄予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沂蒙刘氏翻花。平邑县的沂蒙刘氏翻花,是一项非常古老的民间手工工艺。清朝以前人们称它为“翻花”或“翻天印”。后来分别称之为“变花”“十八翻”。改革开放初期()正式称为“艺术之花”,但人们也称为“七十二变魔术花”“百变神花”,后来改为“刘氏翻花”。年,刘氏翻花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