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柳琴 >> 柳琴资源 >> 正文 >> 正文

李钰婕,初识茂腔

来源:柳琴 时间:2022/9/12
中科携手共抗白癜风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诸城茂腔是产生于诸城及周围邻县的地方戏曲剧种。早在多年前,乡村流行着一种“周姑子”腔调,被称为“本周姑”。清光绪年间,一还俗丁氏尼姑及其女儿善唱“拉魂腔”(柳琴戏),来诸城落户后,与诸城“本周姑”世家王世林结缘,使本周姑与拉魂腔巧妙地融合到一起,形成了下句尾音翻高八度的新唱法,被称之为“打冒”或“打鸣”。“本周姑”也被称为“冒周姑”。建国后,各地职业剧团纷纷成立,“冒周姑”开始在诸城周围各县流行,为取剧团“茂盛”之意,“冒周姑”改名为“茂腔”。

第一次注意茂腔,是在几年前的一个暑期傍晚,散步经过影剧院广场,看到消夏晚会舞台正在演着着装类似京剧,但唱腔却有别于京剧的戏曲,看到台下很多的人群津津有味的看着戏,不禁驻足看了会,听不太懂,只觉得唱腔间,诸城方言味很浓,心想。这或许是诸城独有的戏种?

后来,到了诸城非遗保护中心工作,才知道这是潍坊市级的非遗项目,也是诸城特有的一个剧种——茂腔。

一个偶然的机会,跟随单位到艺术团去采访茂腔老艺人。从各地赶来的年事已高的茂腔老艺人们,互相见面之后异常的激动,眼角闪烁着泪花,仿佛久别重逢的亲人。大家握着彼此的手,却都激动的说不出话来。座谈期间,老艺人们的回忆起各自的年轻时光,全部献给了茂腔事业,说话间,流露出的全是对茂腔的热爱。从中,我知道了茂腔早期以家庭戏班为主,先后有“顺和班”、“春和班”、“共和班”。年,高密李玉堂、王运臣、孙运华、徐如意等人组织成立“群力”茂腔剧团,年划归诸城,成为“诸城县茂腔剧团”。几经变动,诸城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为现在的“诸城市艺术团”。现场的老艺人们都是最初一代的茂腔奠基者。是老艺人们把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奉献给了茂腔事业的传承和发展。

期间,工作缘由,认识了李树梅老师,李树梅老师是诸城茂腔的代表性传承人。这位和蔼可亲的老人,说话总是坚定有力,目光炯炯有神,就像她热爱茂腔事业一样执着。李树梅老师从7岁就开始学习茂腔,13岁就考入了诸城茂腔剧团,在早期跟随着王仙梅学习青衣行当,16岁就开始登台演出。直到现在,已经70多岁的李树梅老师,每天仍然奔波在传承茂腔的道路上,她义务帮各个剧团做指导、教小孩唱茂腔、为茂腔爱好者指导唱腔等等,她说:“在我的有生之年,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发挥余热,把茂腔传授给后来者,让大家都学会茂腔,让茂腔在诸城这片土地上发扬光大。”

值得庆幸的是,老艺人们的付出,换来了丰硕的成果。现在的诸城大地上,茂腔依然被大家所喜爱。“栓老婆橛子”之说,依然随处可见。刚刚结束的年文广新局消夏晚会,每一场茂腔剧,观众都是人山人海,再到每个乡镇、社区,每当剧团组织茂腔演出,都是人头攒动,茂腔已经深深的根植在广大诸城人的心底。

随着新时期的到来,国家也开始重视地方戏曲,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部署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振兴我国戏曲艺术。要求我们要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健全戏曲艺术保护传承工作体系、学校教育与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传习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机制、戏曲工作者扎根基层潜心事业的保障激励机制,大幅提升戏曲艺术服务群众的综合能力和水平,形成全社会重视戏曲、关心支持戏曲艺术发展的生动局面。

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52号文件做好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十三五”期间,逐步健全戏曲传承发展工作体系,以稳定的经费投入为支撑,以各类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为主体,以各剧种艺术家为骨干,以戏曲教育普及和传播交流为重点,建立完善支持戏曲艺术传承发展的长效机制,增强戏曲院团和各类戏曲创作单位发展活力,提升戏曲艺术服务群众的综合能力和水平,形成管理规范、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演出活跃、人才辈出、剧目创作普遍繁荣、艺术精品不断涌现的戏曲事业发展新机制,推进戏曲艺术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诸城市站在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承地方戏曲的高度,以活跃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为目标,紧紧围绕“五城同建”的整体思路,实施诸城茂腔保护振兴工程。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茂腔这一传统戏曲正在诸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根据文化部门的要求,加强了对新创茂腔剧目的支持引导,并创作了一批优质的茂腔剧目。鼓励支持团体演出,每年组织开展“百场戏曲进社区”演出活动,由各茂腔剧团下乡进村演出,主要表演《罗衫记》、《姊妹易嫁》、《龙凤面》、《墙头记》、《梁山伯与祝英台》、《小姑贤》、《张郎休妻》等一些传统剧目和现代剧目。同时,组织茂腔老艺术家,到各个剧团开展指导培训,消除各个剧团良莠不齐的现象,引导剧团逐步开展原创剧目的创作。并且,从年起,诸城市每年秋季举办一届茂腔艺术节,筹备茂腔剧目巡回展演、茂腔基础培训、茂腔研讨会等内容。并建设茂腔传习中心,注重茂腔资料整理和保存,而且,诸城非遗保护中心也已经建立了诸城茂腔的数据库,进一步促进茂腔的传承发展,更好地发挥茂腔戏曲艺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作用。

诸城茂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是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政策的支持,茂腔艺术家们不遗余力的传承和发扬,再到茂腔表演者、爱好者辛勤付出的总体的成果。年,由诸城茂腔剧团排演的《非常妈妈》进京演出成功,并开启了全国巡演,由诸城市艺术团申报的茂腔剧《失却的银婚》获得了年国家艺术基金。我市茂腔艺术工作者为茂腔事业做出了坚持不懈的努力,才使得这一传统的剧目走进了千百万诸城人们的心中,将这一传统项目深深的刻在了诸城人们的脑海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