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五届文华奖揭晓,我省没有剧目和演员获奖。因今年是文华奖奖项缩减70%后的第一次颁奖,文华奖取消剧作奖等奖项,也在业界引发了一些不同观点。结合近年来我省在戏剧创作上的一些有益探索,记者采访了相关人士,他们认为文华奖取消剧作奖,既不利于体现编剧的劳动和价值,也不利于今后剧本的创作,希望能通过设置相关奖项,鼓励编剧多创作好剧本。“剧本荒”不同程度存在近年来,我省在地方戏剧的保护与发展上呈现出良好的势头。年我省启动的“地方戏曲振兴工程”,先后资助大型戏曲剧目19部、新创作戏曲剧本4部。年以来,全省艺术创作专项资金60%以上用于戏曲生产,使山东梆子、柳琴戏、茂腔等重新焕发了活力,涌现出多部优秀剧目。尤其是年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期间,山东4个文华大奖获奖剧目中有3个是戏曲,成为我省戏曲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原年”。 但毋庸讳言,“剧本荒”问题在戏剧发展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存在着。有的剧种只靠一两个挖掘恢复的经典剧目支撑,有的剧团反复演出几个老剧目,长期无新剧目产生;有的新剧目整体粗糙,远离时代审美需求,不受观众欢迎。对任何一个剧种来说,没有丰富和优秀的剧本,戏剧的真正繁荣则无从谈起!“剧本荒”会严重影响戏剧的繁荣和发展。小型戏剧创作令人刮目相看 剧本生产包括经典剧目恢复、改编和新创剧目三种,其中最有挑战性的当数新创作剧目。因为它不是简单的“旧瓶装新酒”,而是戏剧与当下现实生活的有机融合,难就难在融合上。可喜的是,在第二届全省小型戏剧新创作优秀作品展演中,看到了我省在新创作剧目上做出的有益探索和尝试。 参加此次展演的包括山东梆子、吕剧、柳琴戏、扽腔、蛤蟆嗡、渔鼓戏等10个剧种、20个艺术院团,作品创作题材涉及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反腐倡廉、邻里关系、养老敬老等群众当下 戏剧的未来在哪里?在年轻观众那里。经典剧目再经典,但演多了也会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特别是对于年轻观众,想让他们走进剧场,就必须有与他们的现实情感契合的戏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全省小戏剧展演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希望。放心大胆起用年轻编剧 据了解,目前在我省重要剧目中担任编剧的大部分是已退休的老剧作家,对剧团来说,聘用实践经验相对缺少的年轻编剧是一件冒险的事。因此,敢不敢大胆使用年轻编剧破解“剧本荒”,是面临的首要问题。 省戏剧创作室主任张积强告诉记者,近年来省戏剧创作室在培养年轻编剧上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并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五年来,创作室每年生产一到两部戏剧作品,绝大部分是年轻编剧担纲,他们平均年龄才30多岁,但成长很快,在泰山文艺奖和全国戏剧文化奖中屡屡见到他们获奖的身影,这在全国是不多见的。”同时张积强称,剧本荒是全国性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重视和培养年轻编剧是当务之急。“不仅仅要给他们学习和培训的机会,还要更多地给他们艺术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到第一线担当重任。” 32岁的王娟是我省培养出的优秀年轻编剧,她创作的多部作品,获得过泰山文艺奖、全国戏剧剧本奖等奖项。王娟说,她和同行都很期待像“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这样的政策和措施出台,让青年人才快速成长。“当然青年创作者也要珍惜好的创作环境,多向前辈学习,多看经典,多读书,深入生活,不断发掘好题材。‘剧本荒’不代表没有希望,因为全国有一大批有戏剧梦想、有艺术追求的青年人才在路上。” 被众多戏剧理论家誉为“当今中国创作戏曲重大题材的第一大手笔”的国家一级编剧刘桂成,最近几年为高校带过多名戏剧研究生,他特别强调戏剧创作不能急功近利,“我跟我的学生说,写剧本要耐得住寂寞,编剧要懂诗文、懂时空、懂音乐、懂人情,这样你才能写皇帝像皇帝,写乞丐像乞丐。”编剧不应该被奖项忽视 对于近日被热烈讨论的文华奖取消剧作奖一事,我省的一些业内人士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并呼吁恢复设立剧作奖。 国家一级编剧刘桂成认为,文华奖作为戏剧界的最高奖,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剧本是一剧之本,剧作奖不但不该取消,反而应该多设奖项加以鼓励才是。” 青年编剧王娟表示,国家压缩评奖,增加奖项含金量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取消剧作奖并不利于剧本创作。“大家都知道写剧本有很强的创造性,可以说剧本直接影响了一部戏的成功,没有好的剧本哪来好的戏剧?‘一剧之本’的地位是不可改变的,重视剧本,重视创作,不是一句空话,相信很多编剧都期待恢复设置剧作奖以鼓励编剧多出好本子。” 山东艺术学院戏文系主任于利平称,作为一个编剧,她对文华奖取消剧作奖感到十分遗憾。“文华奖本身就是鼓励戏剧创作的,戏剧是剧本、导演、表演不可分割的综合艺术,剧本的文学质量和风格是一部戏的内核,取消剧作奖既不利于体现编剧的劳动和价值,也不利于今后剧本的创作,希望以后文华奖在改革中会重新恢复设立剧作奖。”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黄体军)
(来源:年11月10日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客户端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