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柳琴 >> 柳琴资源 >> 正文 >> 正文

流淌的音符,跳跃的葫芦

来源:柳琴 时间:2022/11/20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金秋十月,“从葫芦里流淌出的乐舞”葫芦艺术主题音乐会,在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厅如期拉开帷幕,演出效果惊艳,美轮美奂,赢得掌声阵阵,而成功演出的背后有一段鲜为人知又刻骨铭心的故事。

开场舞《快乐拉祜》奠定了整场音乐会的基调,幕轻起,曲高奏,声振四方,舞耀全场。为使整场音乐会开好头、起好步,扈鲁教授创意让几十名演员头戴葫芦帽、葫芦瓢,手持长柄葫芦,以表现舞蹈的欢快、热烈。这些道具由二十五名美术专业近一个月专门为音乐会制作而成。道具有了,在做大幅度舞蹈动作时如何能一直稳定地戴在头上,编导老师和演员也花费了很多心思。演员一开始戴上这些头饰并不习惯,随着多次的练习,演员们的动作逐渐协调,情绪更加饱满,但气氛还是总觉得缺点什么。彩排过程中扈鲁叫停了表演,走上台和同学们交流起来:“同学们,我给大家说一说这个节目的背景,拉祜族是云南澜沧江泮拉祜山寨中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崇拜葫芦,自称是从葫芦中诞生的……”随着教授一字一句、绘声绘色的讲解,同学们的眼睛逐渐亮了起来,对拉祜葫芦文化了解的越是深入,对整个节目的把控就越到位,动作的表现也做到了随心所欲不逾矩,节目的灵魂立刻跃然舞姿上,呈现出拉祜族人民青山秀水之间最原始生态的美好生活状态。

节目《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开始演练时,弹奏者手抱葫芦柳琴,习惯性站在舞台后方,追灯把高光打在前排舞者的身上。扈鲁教授笑着说:“今天是葫芦主题音乐会,葫芦是主角,一把葫芦柳琴,留下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呀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的优美旋律,也传承了艰苦抗战环境中游击队员坚强的革命意志和乐观的民族精神。咱们这个节目的目的,就是要体现葫芦的红色基因。”在他的建议下,大家重新调整了舞蹈的编排,特别是节目结束时,弹奏者一边弹奏着葫芦柳琴一边走到舞台前面中间位置坐了下来,乐声如鸣泉,把传承唱成歌,把缅怀化作诗,其余的舞者环绕周围,众星拱月,在星光斑斓里放歌,淋漓尽致地演绎了节目。

《非洲弹拨打击乐器组合》是非洲多种乐器组合表演节目。彩排过程中,扈鲁教授发现流淌的沙锤、姆比拉乐器声音太小,表演过程中被打击鼓的声音所压住,于是他指出,声音要有抑扬顿挫的起伏,当作品需要这些流淌沙锤发声时,要压低鼓声;在姆比拉等发音小的乐器边加上麦克扩大声音,如晨光熹微的清澈之声,如蓓蕾绽放的喜悦之音;节目表演中无论是形体动作,还是眼神,都要有互动、有交流,才能更好地引发情感上的共鸣。在服饰设计上,演出团队专门定做了具有非洲风情的民族服装,异域风情,光彩夺目,节目的表演更别具匠心。

节目《瑶族舞曲》的彩排中,葫芦扬琴、葫芦琵琶、葫芦古筝三件乐器在舞台上如何巧妙呈现?扈鲁教授建议葫芦扬琴与葫芦琵琶一组,而葫芦古筝单独一组,这样疏密有致,符合观众的审美。多次排练过程中,葫芦古筝上下场的摆放不是很顺畅,其原因是古筝呈葫芦型,底部两个葫芦肚,很难快速准确地放置到架子上,教授会同团队多次研究,最终决定采取专人负责,实行舞台定位,古筝两个葫芦肚与架子定位,经过若干次反复演练,终于得以完美呈现。扬琴、琵琶、古筝声声入耳,让人想起古老的传说,遥远的风带来些许清凉,拂过炽热的心。

《中外乐舞表演》是较晚确定的一个节目,主要呈现了藏族的藏葫、维吾尔族的都塔尔琴和土耳其的曼贾琴。这三把琴中只有藏葫琴是以舞蹈形式呈现的。为充分展示藏葫琴的魅力,扈鲁教授提出其他舞者都要紧紧围绕持藏葫琴者表演。特别是节目结束谢幕时,持藏葫者要双手举起该琴,把葫芦形状的一面展示给广大观众,以进一步强化葫芦元素。在演员服装设计上,他特别提醒一定要体现民族性,从葫芦乐器到服装让观众有一个强烈的民族文化符号印象,藏族、维族服装好找,而土耳其的服装如何解决呢?恰逢其时,扈鲁把收藏多年的土耳其服装拿了出来,大家顿感惊喜,被他推动弘扬葫芦文化的执着用心精神感动。

长歌声动,四方风来。节目《欢腾的野阔》是整场音乐会的压轴节目。每逢节庆聚会,拉祜族男子便跳起芦笙舞,女子跳起摆舞,来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对幸福生活的祈盼。扈鲁教授曾经在云南拉祜族跟着当地的国家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学习过芦笙舞,这次演出正好派上了用场,他拿起芦笙,手把手地教同学们如何拿芦笙和跳芦笙舞,从芦笙的拿法和演奏,到舞步的旋转和转接,事无巨细,亲力亲为。节目《快乐拉祜》和《欢腾的野阔》均为拉祜族题材,节目阵容大,参演人员多。排练时,扈鲁发现男生演员的服装在这两个节目中存在重复使用的情况,他及时同编舞指导老师研究,决定在开场的《快乐拉祜》节目中,男生内着白衬衣,外穿拉祜族马甲,而结尾的《欢腾的野阔》节目中,男生光着膀子,直接穿上拉祜族马甲,这样更符合该作品欢乐粗犷的表演形式。音乐如晨光清澈拨云散雾,舞蹈似舒展双翼拥抱美好生活。整场演出最后一个节目,按照策划,舞台上部分演员走下舞台,走进观众区,声奔,乐流,余音袅袅不休。在彩排这个节目时,扈鲁挥起了葫芦沙锤,同演出团队走上舞台,同演员们一起与台下的观众激情互动,把全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声朗朗兮震寰宇,日灼灼兮耀八荒,星河璀璨兮襄盛举,葫芦光芒兮照四方。

音乐会的节目服装都是扈鲁教授亲自从云南等地买来货真价实的民族服饰,有的演员没有见过拉祜族的服饰,把本该横带的帽子竖着带了出来;有的不知道手持芦笙如何谢幕,扈鲁教授便示范给大家要一手托芦笙吹奏的单竹管,另一手托插入葫芦的五根竹管,面向观众鞠躬即是。整个音乐会排练的过程中,这样的小插曲还有很多,扈鲁教授一一把关,音乐会自始至终充满了欢声笑语。琴曲绕梁三日,乐音声入人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7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