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柳琴 >> 柳琴资源 >> 正文 >> 正文

永远在说别人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你敢说一

来源:柳琴 时间:2023/2/13

茂腔是在山东民间演唱形式“肘鼓子”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戏曲剧种。关于“肘鼓子”,曾有“周姑子”“肘鼓子”等不同说法。它吸收了花鼓秧歌的剧目及表演程式,逐步形成“肘鼓子声腔系统”,分别形成柳琴戏、茂腔、柳腔、五音戏、灯腔、东路肘鼓子等剧种。

一、茂腔的历史渊源

关于茂腔的起源在民间和艺人之间说法各异。单晓杰在《茂腔的起源与发展》一文中提到三种。一是清道光年间(约年)山东周姓父女二人在逃荒时沿路表演深受欢迎,因鼓在腰间起舞,故名“肘鼓子”;“老拐调”,因其父身残拄拐配合女儿表演得名。二是清代前期,周姓尼姑向人们哭诉自己的不幸遭遇引起妇女们的共鸣,形成了脍炙人口的“周姑子调”。三是肘鼓子由“姑娘腔”衍化而来,并发展成东、西、北三路,东路肘鼓子后发展为茂腔。作者认同的是第一种说法,认为,茂腔是由花鼓、秧歌从街头卖唱形式发展起来的民间小唱。也就是说,茂腔的前身就是“老拐调”,李海强在《浅论地方剧种的遗存与保护——以青岛地区“茂腔”为个案》的论述中也有相似观点。另外,胥正娜的《山东地方戏曲“高密茂腔”探源》除论述第一种起源以外,还有一种说法是肘鼓子源于民间艺人用肘关节击鼓。再者,惠立群《丁氏尼姑的女儿们与茂腔的演变》一文中认为茂腔是丁氏还俗尼姑的三个女儿将“拉魂腔”与“本肘鼓”结合而成。

然而《山东戏曲音乐概论》中提到,肘鼓子源于花鼓秧歌,在“姑娘腔”为主要唱调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叶慧文《论茂腔的艺术特点与传承发展》等也都有类似的论述。以上皆为民间传说或根据实情进行推敲,而杨成秀《茂腔形成的外部因素考察》则从外部环境因素着手,探究茂腔的成因。一方面,晚清山东的农业经济对茂腔音乐文化的流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鲁中南地区不适合发展农业生产,因此史料记载和民间普遍流传的——肘鼓调是灾荒之年随逃荒卖艺的难民传入的。另一方面,20世纪青岛的经济变化巨大,为茂腔等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史料详实,较为可靠。

二、茂腔的艺术特征

传统茂腔剧多取材于民间,采用地方方言,曲调也吸收了民间音乐的精华,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极具特色的艺术特征和风格。

朱芳《浅谈茂腔的艺术特征》运用谱例对茂腔的正反调进行分析,突出了茂腔艺术特征的独特性,展现茂腔的文化价值。文中提到,茂腔的正调一般采用徵调式,主奏乐器京胡定音为“5~2”。唱腔包括[原板][二板][快板][慢板][摇板][散板]等各种不同的板式。反调一般采用宫调式,主奏乐器京胡定音为“一5”。其唱腔与正调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茂腔的唱腔中。除了各类板式外,还有部分的曲牌与小调,这些曲牌、小调多用来塑造典型人物,表达固定内容,因此在剧中都是专曲专用。

三、对茂腔的传承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普遍推广,茂腔像其他地方戏曲一样面临着生存危机。在目前已有的文献中,同样存在对茂腔传承的研究。

李海强《浅论地方剧种的遗存与保护——以青岛地区“茂腔”为个案》,文章以“茂腔”为个案,探究民间文化遗存的现状和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虽然茂腔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作者认为,民间剧种的发展不是人为的行为能完全决定的。茂腔源于民间,演出形式就是席地而坐的“盘凳子”,而要将其搬上舞台,就会失去其本真的价值。关于保护茂腔的重要性,作者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一是茂腔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茂腔多年的发展史,也见证了当地民众的生存史,戏剧的发展史;二是其教化作用。以茂腔戏《小姑贤》为例,探讨了中国传统的婆媳关系问题,起到了倡导和谐家庭关系的目的;三是民俗学研究的价值。茂腔戏中很多关于婚丧嫁娶的内容都与本地民俗有关,对民俗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关于茂腔保护措施,首先要充分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要保持它的“活化”状态。三是倡导政府起到主导作用,建立协调有效的保护工作领导机制。

茂腔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的冲击和消解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从农村班社到专业的茂腔团队,两百多年的发展,茂腔经历了从喜闻乐见的民间小戏到鼎盛时期的辉煌,直至逐渐淡出舞台无人问津的落寞。曾经在交通信息闭塞的年代给农民生活带来无限乐趣的茂腔,经过一系列的变迁,至今在农村是不是还有班社的存在,观众群是否发生变化?当地的政治文化政策对茂腔的发展有何影响?这些都是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6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