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柳琴 >> 柳琴资源 >> 正文 >> 正文

地方文史邳州文坛六十年作者张士伦乘

来源:柳琴 时间:2023/5/2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的文学创作,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邳州解放六十年来,涌现出一部分作家和一大批业余作者。这一群体为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歌颂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推动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历史会见证他们的作用,人们不会忘记他们。在迎接建国六十周年之际,笔者从邳州的前三十年(年—年)和后三十年(年—年)作为两个阶段,对邳州文坛及邳州作者、作品作一次简述,以飨我的同仁及家乡父老。

邳州是一块文化底蕴深厚、历史矿藏十分丰富的热土。她在中国历史各个朝代中,留学生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年,邳州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从水深火热中解脱出来。邳州人以久旱逢雨、枯木逢春的精神面貌,医治着这块千孔百疮的土地。建国初期,百废待兴,由于受文化的局限,邳州的文学创作只停留在原始的、传统的民间小调和口头文学上,文学创作是一片空白。

年,邳县与邳睢县合并,县里成立了文化馆,这是主管文化与文学创作的主管部门。那时的文化馆主要精力抓三项工作:①挖掘整理民间歌舞,如落子、高跷、旱船、狮子,以作为各项庆典及节日庆祝活动;②抓曲艺队伍,当时邳州从事曲艺艺人近五百人,品种有大鼓、琴书、渔鼓、坠子、的讲等,为了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急需从传统的曲艺剧目中把他们解脱出来,文化馆集中精力编写一些新曲目;③年,邳州柳琴剧团的成立,为剧团编写新戏,文化馆组织人员编写新戏,小说、诗歌、散文等作品的创作,摆不到台面上来,全县只有极少数的热爱创作的业余作者,在偷偷摸摸地创作一些作品,散登在省内外一些报刊上,没有出现有重大影响的作品。年6月,邳县创办了《邳县大众》报,《邳县大众》的后期,开辟了副刊版面,一些小说、诗歌、散文、故事,不定期地在副刊上登出。当时副刊发的文艺作品,以故事为主。比较有影响的作品有孙信忠、高子亮、耿安卿等。年,人民公社成立,邳州的农民画在全国引起轰动,为了配合农民画的宣传,诗歌创作被提到议事日程。当时创作的诗歌,多为群众喜闻乐见的顺口溜。文化大革命期间,邳州是重灾区,文艺创作处在底谷。文革前后,邳州也创作出几篇(部)有影响的作品,如张文英的小说《篱笆记》发表后,在江苏省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后编入《江苏省优秀短篇小说集》中;郭鹏的《女八路夺枪》被国家级刊物刊用,他采灵的50多首民歌,有的被郭沫若收入《红旗歌谣》集子中;张士伦的故事《柱子与石头》、《铁道奇兵》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后编为连环画出版发行;周唯一的短篇小说《入党》发表在《江苏文艺》上,在江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年,邳州文学工作者者协会成立。协会的成立,给邳州业余作者带来了春天,一些老作者焕发了青春,一大批年轻作者崭露头角。《大运河》文学刊物的创办,为业余作品者提供了园地。小说、散文、诗歌、故事的创作,涌现了一大批新人。江苏《雨花》《扬子江》的复刊,为邳州业余作者提供了更高层次的用武之地。在《雨花》上发表作品的有张士伦、刘善明、薛辉、冯宪科、姬传秀等十几位业余作者,率先在《诗刊》上发表作品的冯宪科,为邳州填补了空白。文学评论作者张清春、徐景洲、马子礼等文章发表在《读者》、《争鸣》等有影响的国家级刊物上。张士伦、刘善明、朱廷九、周唯一、冯宪科、徐景洲、葛兰、薛辉、李艾民等十几位作者被江苏省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简述邳州后三十年文学创作,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

(一)长篇小说创作的突破。年之前,在邳州的文学队伍中,没有一部长篇小说出版。年,徐州市作家协会,为了促进邳州长篇小说的创作,徐州市长篇小说创作研讨会在邳州召开。这次会议,邳州市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全部参加。这次会议,对邳州的业余作者促进很大。张士伦刊用半年时间,创作出了《家庭三部曲》的第一部《他乡有明月》,年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他乡有明月》的出版,填补了邳州没有长篇小说的空白,实现了零的突破。徐州市委宣传部、徐州市作家协会、邳州市委宣传部专门召开了此部长篇小说研究会。《他乡有明月》出版不久,供电局的作者张亚的《牵引》由华艺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的出版,对邳州作者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现已出版张士伦的《家乡有太阳》、《远方有星星》、《汤琵琶传奇》,刘善明的《梨花峪》,吴文东、吴太斌的《淮海英雄传》,高夫岗的《樱花开了》,许井刚的《踏歌风尘》,徐景洲的《阿曼外传》等。薛辉、钱增泽、索桂梅、戴修桥等业余作者,共推出长篇23部。

(二)结集出版的盛况。改革开放以来,出版社与业余作者协作出书,给业余作者提供了方便之门。邳州的业余作者,协作出书盛况空前,是徐州地区六县之首。这些集子有中篇小说集、短篇小说集、小说散文集、诗歌集、随笔集共多部。比较有影响的集子有:尚化启的《云和月》、周伯之的《乡里乡外》、薛辉的《写意的乡村》、王丙峰的《沃土藏深情》、张士伦的《拾迹集》、张林薇的《临窗心语》、程荣华的《临窗集》、刘春平的《清水旧梦》、徐景洲的《小城纪事》、《无稽的诗话》、刘善明的《夙愿》、姬传秀的《画中的女孩》、魏思江的小小说集《依恋》、杨光正的《乡音集》、吴建芳的《为你而歌》。诗歌集有冯宪科的《乡雪无痕》,葛兰的《葛兰诗词选》,刘作法、沙永程的《芳岔路》,韩梅的《与你有关》,杨华的《杨华自选诗一百首》,顾钦雍的《长啸集》等。

(三)长篇记实文学独树一技。长篇记实文学与长篇小说是姊妹篇。邳州是革命老区,从这块热土上走出一大批热血青年,他们为了新中国的建立撒血流汗,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邳州又地处苏鲁交界之处,水陆交通要冲,自古这里是商家必抢、兵家必争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又为传记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率先出版的传记文学是周唯一的《英雄人家———小萝卜头一家》,紧接着的是刘善明撰写的红军第七军团政委魏云岭的革命生涯《魏云岭传》,周唯一还撰写了《李超时将军传》、《娄梦侠传》、《风雪莲花》;张士伦的《血染的碾庄》、《军队的女儿》,李艾民的《壮丽人生》。还要提及的是,一些在邳州工作退下来的老同志,写自己的传略文学。如李清溪的《故乡情》、张全荣的《金融人生》都已相继出版发行。

(四)报告文学的兴起。报告文学在邳州兴起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邳州作协大部分会员都介入了报告文学的撰写。发表报告文学的作者有张士伦、周伯之、李艾民、黄思荣、吴秀云、郑步强、尚化启、张燕宁、姬传秀、薛辉、高福岗、刘永、丁尚千、焦跃云、杨光正、金其勋、吴建芳、许贞宗、胡殿楼、周唯一等一百多名业余作者。比较有影响的报告文学集有《时代的旋律》、《创业者的风采》、《群峰崛起》、《黄淮警官》、《黄金地》、《淮海大地的明珠》、《淮海放歌》等十多部。影响较大的作品有张士伦的《火红的青春》被《人民日报》刊用,吴建芳的《随想曲———命运的交响》在《萌芽》发表后,获《萌芽》文学奖,并被上海美影厂改编成电视剧。尚化启的《笑声来自何方》、周伯之的《秋叶子传奇》等作品均获得不同奖项。李艾民、王树强、张士伦三人被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吸收为会员。张士伦、冯宪科、姬传秀被中国作协创的《报告文学》刊物聘为签约作家。

邳州的文学创作,还要提一下邳州的校园文学社。校园文学社的创办运河中学的吕伦老师功不可灭,在他的发动和影响下,全市中学、部分小学都创办了文学社,并办了报纸。教育局的许贞宗作为文学社的具体负责人,对组织、指导校园文学社作出了贡献。

纵观邳州文坛,群体已经形成,年龄段的搭配也比较合理,创作热情与作品数量已呈现出可喜现象。但在全国叫得响、影响大的作品还没有。希望邳州的作家,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尽情拿出自己的品牌。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邳州,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

年7月6日

文化佳园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7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