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柳琴 >> 柳琴资源 >> 正文 >> 正文

陈书录弘扬徐淮文化优秀传统,建设徐州大都

来源:柳琴 时间:2023/5/17

.11.19《徐州日报》汉风周刊第43期

编前

上期《汉风周刊》以《讲好同根同源“淮海故事”》为题,呈现了当代学者对淮海地区文缘相通历史的认识与展现。本期专题继续跳出徐州看徐州,特邀南京师范大学陈书录教授,从徐淮历史视角解读徐州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陈书录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江苏省地域文化研究会会长

“千古龙飞地,令人感废兴”。(《宿沛县泗亭驿》)汉代开国皇帝刘邦是从徐州的沛县走出来的,徐州又是汉代分封国楚国的治所,西汉时在徐州共封了12代楚王;东汉重设分封国楚国,至第二代改封彭城国。还有项羽的籍贯为下相,在今宿迁市西南,他曾建立西楚国,号称西楚霸王。可见,汉代徐州一带是汉文化(楚汉文化)的发祥地、繁荣地,因而至今有人将徐淮文化称为“楚汉文化”或“汉文化”。

从地域角度来看,徐州、淮安、宿迁等地区的传统文化既有一定的地域性,又有全国性(特别是两汉)意义,也是打造世界级汉文化传承与创新基地的宝贵资源。

徐淮地区历史悠久,以新石器时代的青岗文化、大墩子文化乃至距今约5万年前下草湾新人文化为源头,本土的东夷文化以大彭氏族方国文化、徐夷方国文化为子系统。春秋以来,楚文化逐步东移,成为江淮乃至淮北地区文化的主流。从楚汉相争到刘邦建立西汉王朝,汉文化传统形成雏形,后来,进一步与徐淮本土文化整合,并吸收周边文化如齐鲁文化等,汉文化的传统逐步定型并不断发展,成为江苏乃至中华文化中一个颇有特色的区域文化。

1

徐淮文化(汉文化)的特色

徐州地区流行着一句谚语“南蛮北侉,徐州炼渣”,一般北方人称南方人为“蛮子”,而南方人称北方人为“侉子”,“炼渣”是不南不北的意思。

徐州地处淮北,历史上南北朝廷往往以淮河为界,因而徐州方言多受中原和齐鲁方言的冲击,这就使得徐州方言既体现着北方人的粗犷和直白,也具有南方人的细腻和含蓄。徐淮文化(汉文化)有语言文化的特征,也有心态文化及行为文化方面的特征。

■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徐淮地区处在淮、泗、沂、沭诸河流域的下游,素有“洪水走廊”之称。金代黄河夺泗入淮以后,数百年间水患不断,千百年来在与洪水作斗争的过程中,培育了徐淮地区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徐州的苏堤、黄楼,淮安的镇淮楼等,都是徐淮人民抗洪斗争历史的见证。北宋熙宁十年(),苏轼由密州调任徐州知府。不久,黄河在澶州(今河南濮阳)决口,洪水冲到徐州城下,苏轼率领五千多名民工加固旧堤。徐州军民万众一心,奋战洪水,使黄河回归故道,终于避免了一场洪水灌城的惨祸,又在徐州城东门阻挡洪水的要冲之处建造两层高楼,取名“黄楼”。苏轼有《九日黄楼作》诗,清代查慎行注云:“太守苏公守彭城之明年,既治河决之变,民以更生,又因修缮其城,作黄楼于东门之上,以为水受制于土,而土之色黄,故取名焉。”

■重义质朴的性格特征

《史记·货殖列传》说徐地人“矜己诺”,《隋书·地理志》说彭城(徐州)一带的人“挟任节气,好尚宾游”,正是重义质朴之风的表现。

《史记·管晏列传》中记载:“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由此而流传着“管鲍分金”的故事。

相传在春秋时期,管仲、鲍叔牙在徐淮地区的盱眙一带经商,有一天两人在路上共同发现了一根金条,就坐下来等候失主,直到天黑仍无人前来认领。鲍叔牙便将金条截成一长一短两块,将长的一块给管仲,说:“汝家穷,当多得。吾富足,当得少之。”管仲叹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最后,他俩一个都没有要那金条,而是主动将金条分送给附近村庄的老百姓。当地百姓为了纪念管仲、鲍叔牙的情谊,建立了“管鲍分金亭”,这是徐淮人有情有义、重义质朴性格的一个缩影。

■善用智谋的策士风范

“汉初三杰”——韩信、萧何、张良是其典范。

韩信(?—前年),秦末汉初淮阴(今淮安市清浦区)人,经萧何极力推荐,被刘邦拜为大将。从此,他用智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战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还定三秦;北伐魏赵,背水布阵,连战连捷;降燕击齐,水淹龙且,拒楚扶汉;垓下灭项,成就大业,成为名符其实的一代“兵仙”。

萧何(?—前年),沛县(今属江苏)人。在楚汉相争中,他力劝刘邦称王关中,养精蓄锐,广罗人才,建立根据地。成为汉王刘邦的丞相后,知人善任,惟才是举,“萧何月下追韩信”成为千古美谈。

张良(?—前年),传为城父人(今安徽省亳县东南),后因结交刺客阻击秦始皇而遭搜捕,藏身于下邳(今属江苏省睢宁县),他在楚汉相争中屡出奇谋,刘邦赞赏他“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健康长寿的养生理念

徐州,古称彭城,传说尧时封彭祖在此,为大彭氏国,徐州称“彭城”便是自此开始。

彭祖,姓籛名铿,颛顼玄孙,生于夏代,至于殷末时已岁(一说八百岁),人们以他为长寿的象征。《楚辞·天问》王逸注中提到彭祖能做一手好菜,烹调的鸡汤味道鲜美,尧品尝后大为赞赏,便把彭城封给了他。彭祖的“雉羹之道”逐步发展成为“烹饪之道”,雉羹是我国典籍中记载最早的名馔,被誉为“天下第一羹”。

晋代葛洪的《神仙传》为彭祖立传,说他“少好恬静”“唯以养生治世为事”“善于补养导引之术”。彭祖通过摄养术、导引术、服气术、烹调术、房中术等以达到修身养性、健康长寿目标。

这位彭城之祖,在徐淮地区颇有影响,唐代以后乃至今天尚有彭祖井、彭祖庙、彭祖像等文化遗存。唐代皇甫冉《彭祖井》诗云:“上公旌节在徐方,旧井莓苔近寝堂。访古因知彭祖宅,得仙何必葛洪乡。”

传说中彭祖所创的雉汤、云母羹、羊方藏鱼、糜鱼鸡等名羹名菜流传至今。徐州人继承彭祖“以食养生”的理念,比如在三伏天吃伏羊,举办“伏羊节”等民俗活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仙开药方”的说法,健康长寿的养生理念在民俗活动中不断推广。

■兼收并蓄的开放姿态

徐淮以南属于维扬文化区、宁镇文化区和吴文化区,西南属于荆楚文化区,北部属于齐鲁文化区,西部属于中原文化区,周边的多元文化有利于开放和融合。

宋代苏轼在徐州知府任上,所作《九日黄楼作》中有云“诗人猛士杂龙虎,楚舞吴歌乱鹅鸭”。刘邦《大风歌》中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之句,显然,“猛士杂龙虎”象征楚汉(徐淮)雄风。

楚舞,楚地之舞。吴歌,吴地民歌。由此可见楚汉文化、吴文化与徐淮文化的交融,也可见徐淮文化兼收并蓄的开放姿态。

■气魄雄伟的楚汉雄风

以上几个方面是徐淮文化(汉文化)的特点,但徐淮文化(汉文化)最主要的特点是气魄雄伟的楚汉雄风。

项羽曾经以彭城(今徐州)为都城自立为西楚霸王。当时徐淮的相当一部分地方属于西楚。“夫自淮北沛、陈、汝南、南郡,此西楚也。其俗剽轻,易发怒。”(《史记·货殖列传》)项羽是“剽轻”型的英雄人物,其《垓下歌》中有云:“力拔山兮气盖世。”此地还有那既有韬略又有英雄气概的汉高祖刘邦。

显然,徐淮地域文化的主要特征是以英雄主义为主流的“楚汉雄风”。比如,徐州汉画像石凝重古朴,奔放粗豪,是“一部绣像的汉代史”(翦伯赞);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和汉兵马俑,剽悍骁勇,气魄雄大,展示了多年前的楚汉雄风,其中汉代的兵士,脸形宽厚,前额平阔,神情持重,表现出英武的性格。汉代的马俑,眼睛似铜铃一般,神采奕奕,双耳耸竖,状似削竹,鼻骨隆突挺直,筋骨暴强。浑圆的腹部,劲健的四肢,弧形的嘴唇,无不表现出战马骠悍骁勇的勃勃生气,也是“楚汉雄风”的生动体现。

“千古兴亡争战地,莫将蕞尔视徐州”。(叶道源《彭城杂咏》)自古以来,发生在徐州的战争,仅有记载的就多达余次,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在这兵家必争之地也出了不少英勇善战的军事人才,如南朝宋武帝刘裕,祖籍彭城(今徐州)。他在东晋末年出兵北伐,灭南燕、后燕、后秦,后来推翻东晋,成为南朝宋的开国皇帝,“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古山怀古》)。

还有时任广东水师提督的关天培(淮安府山阳人)在中英鸦片战争中抗击英军,不畏强暴,以身殉国,气壮山河;曾为台南提督的杨泗洪(宿迁人)抗击日寇,死守台湾,为国捐躯,壮怀激烈。

徐淮地区的男儿尚武善战,有的女子也是巾帼不让须眉,如南宋名将韩世忠之妻梁红玉,淮安人。南宋高宗建炎四年(),韩世忠奉命率领八千士卒镇守京口(今镇江),堵截金兵统帅金兀术率领的十万精兵。两军开战那天,梁红玉身先士卒,登上十几丈高的船楼,冒流矢,亲擂鼓,指挥作战,将金兵围困在黄天荡整整48天。

尚武强悍的精神作为楚汉文化的一种特质,蕴含在徐淮地域文化中各个领域。比如这里盛行武术,相传彭祖首开武术文化先河,彭城是中华武术发祥地之一。民间戏曲如柳琴戏、淮海戏、泗州戏等都属于“拉魂腔”系列,粗犷浑厚,声势壮大。梆子戏等传统剧目中多有《战洛阳》《战洪州》《佘太君发兵》等尚武征战的故事,伴随着高亢雄浑的唱腔传遍徐淮大地。

又如饮食文化,在宿迁的宾馆筵席上有“霸王汤”,在徐州的两汉菜系中有“十面埋伏”。这里还有爱饮烈性酒、喜食辣味食物之风。炒鸡,要多加辣椒,名叫“辣子鸡”;做汤,也要辣乎乎的,名叫“辣汤”,所谓“一碗羊肉汤,半碗辣椒油”。

当然,徐淮文化(汉文化)中也有另类的色调乃至负面的因素,徐淮人看重自己的承诺,好尚宾游,热情待客,好喝白酒,但性格急躁,剽悍好斗。然而,老百姓的性格豪爽耿直,多快人快语,还是最为突出的方面。

2

在特色文化创新中融古铸今

我们既要保持汉文化的特色,又要优化与强化特色,在特色文化创新中建设楚汉雄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有强大竞争力和辐射力的徐州大都市文化圈,努力融入并推进长三角文化创新。

■多元交汇战略

徐州处在苏、鲁、豫、皖接壤处,处于中原文化、齐鲁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等多元文化交汇区,广泛接受不同区域文化的渗透。因而,在推进徐州大都市文化圈的建设中,应该采用多元文化交汇的战略,博采广纳,融合会通。当然,在多元文化的融合中仍然注重强化“汉文化”的特色。

同时,应该注意到:徐州大都市文化圈的文化辐射主要是“一点多线型”,即中心城市徐州以多条辐射线分别向连云港、宿迁市、淮安市、盐城市等多个“点”扩大影响。这与苏锡常、南京都市文化圈同中有异。共同的是建设长三角大文化圈,不同的是苏锡常大都市文化圈以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为中心,这个中心是“三点一线型”的,其间的影响是相互渗透,相互推动。

南京大都市文化圈以南京市为中心,其对该文化圈中镇江市、扬州市、泰州市的影响,不仅是文化辐射,而且有政治与行政权力等强有力作用。因而,对于“一点多线”辐射线型的徐州大都市文化圈,应该相对突出“多元交汇”的战略。这也比较符合徐州大都市文化圈中文化景点分布的状况。

例如彭祖文化遗址、狮子山楚王陵和汉兵马俑、云龙山汉画像石、刘邦故里和歌风台等在徐州市境内;项羽故里、洋河酒文化等在宿迁市境内;吴承恩故居、明祖陵等在淮安市境内;李汝珍故居、《西游记》与花果山文化等在连云港市境内,而且连云港又是丝绸之路经济文化带的桥头堡;陆公祠(明代嘉靖年间纪念宋末民族英雄陆秀夫所建)、宋曹故居建筑文化等在盐城市境内,而盐城又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海盐文化。各市境内多种文化景点的交汇,将大大丰富徐州都市文化圈的内涵。

■协调发展战略

徐淮地区正处在跨越发展、转型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其文化建设也应该纳入长三角文化发展区。徐州在借鉴前人经验、加快文化建设方面也有后发优势。

长三角文化创新发展,特别是江苏文化强省的建设必须是宁镇扬、苏锡常地区与徐淮地区协调发展,三大都市文化圈应该大体同时起步,南北呼应,强弱联手,扶弱变强,强者更强。

徐州都市文化圈的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本区域文化资源和比较优势,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改善文化环境与投资环境,并且以大运河文化带、长江文化带等为纽带,与南京大都市文化圈、苏锡常大都市文化圈相互交流、相互协作,加快文化资源的联合开发,使三大都市文化圈齐头并进,协调发展,共同构成苏派强势文化。

■重点扶持战略

文化圈的建设,既要靠内部潜力的开掘,又要靠外部力量的推动。后者之中,上级政府的引导与支持十分重要。省里应该加大扶持徐州都市文化圈建设的力度,在政策与资金上倾斜,帮助徐淮地区在本世纪前期建成融楚汉文化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特色鲜明的徐州都市文化圈,在文化竞争力上登上新台阶。

我们必须以勇于开放的精神,既吸收西方文化对汉文化、中华民族文化有用的精华,又要弘扬汉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使汉文化、中华民族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融中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力争在本世纪前期顺利实现汉文化、长三角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的现代化,打造世界级汉文化传承与创新基地,构建长三角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又一个高地,以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推进“两个率先”的实践,谱写好“中国梦”的徐州大都市文化圈新篇章。

相关链接:跳出徐州看徐州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