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纪伟
通讯员臧德三孙磊报道
本报临沂讯11月1日,在临沂市兰山区汪沟镇杏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长廊里,柳琴戏传承人杨凤云和她的搭档正在为村民表演柳琴戏剧目《王小赶脚》。
柳琴戏是鲁南地区传统戏曲剧种,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笃圣”闵子骞故里临沂市兰山区汪沟镇,传统戏曲已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长廊、乡村大舞台、集市等场所,传承人在给村民带来别样演出和欢乐的同时,用自身行动在传承地方经典文化,让更多的老百姓尤其是年轻人接触这种传统剧种,爱听、愿听、传承家乡的声音,传统戏曲成了人们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的最喜爱的形式。
“现在村里提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凡是有想学的,不论老幼我都免费教。我们村的杨文静结婚嫁到邻村了,只要她回娘家就抽空找我唱一段,我真心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了解、学唱柳琴戏,让这门戏曲艺术传承下去。”杨凤云说。
除柳琴戏外,百年老唱腔溜山梆子也是文明实践活动的重头戏。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这一兴起于乾隆年间的文化遗产曾多年无人问津。如今,村级文明实践站建设让老唱腔重新融入人们的新生活。
53岁的王英君是汪沟镇东汪沟村村民,他们一家是溜山梆子的“忠实粉丝”。二十世纪溜山梆子曾有一段鼎盛时期,汪沟镇的大柳汪村、小长富村、东汪沟村、西汪沟村等十余个村都成立了溜山梆子剧团,经典的传统剧目不下百出,每一种各不相同,深受群众青睐。
目前,汪沟镇已有乡音剧团、闵子艺术团、明月天歌艺术团、沂蒙民间艺术团等10余个团体多人,志愿服务队定期或不定期到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行活动,让村民不出村就能享受视觉大餐,每年参与志愿演出活动近40场,乡音剧团先后荣获山东省“优秀文化团队”、山东省“农村优秀文化人才”、临沂市第八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暨民间艺术展“优秀展演奖”。
“镇里投资40多万元,在镇驻地建设一处乡村大舞台,为群众娱乐搭建一个交流平台,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延伸到群众家门口,仅去年该镇就利用乡村大舞台组织演出16场次,为群众送上丰富的文化精神食粮。”汪沟镇宣传委员戴景军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