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一座生机勃发的新兴城市。千百年来,文脉绵延,生生不息。这里是中国古都城分布最密集的城市之一。这里是千年大运河造就的经济文化繁盛之地。这里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革命热土。早在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北辛文化”,是迄今为止黄淮地区考古发现最古老的文化,也是东夷文化的源头。先秦时期,枣庄境内分布着薛国、滕国、邾国、倪国、小邾国、缯国、偪阳国7座古城邦。枣庄不仅历史悠久,人文更是繁盛,涌现出墨子、奚仲、滕文公、孟尝君、毛遂、匡衡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这些人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也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构筑起这座城市的文化品格。京杭大运河枣庄段流经市境内台儿庄、峄城、薛城、滕州,全长93.9公里。京杭大运河的贯通为南粮北运、物资流通、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推动着沿运河地区的经济繁荣。沿岸的台儿庄迅速发展成为“鲁南重镇”,商贾云集、屋宇猛增、集市爆棚。《峄县志》记载:“台儿庄濒运河,商贾辐辏,田匮栉比,亦徐兖间一都会也。”商贾云集带来文化的交融,台儿庄古城也成为运河文化典型代表,具有京杭大运河上南北文化交融、中西文化合璧最鲜明的特征。今天的枣庄,当年因运河漕运而兴起的城镇、文物古迹以及古老文化民俗遗存仍星罗棋布承载着运河文化的气息。迈入文旅融合新时代,枣庄以开放意识整合文化资源,打造运河景观文化,建设了一批与社会风貌和生态环境相融合的现代文化设施。保护、抢救、挖掘寺塔道观、会馆园林、古镇驿站、港口码头、名流故居等名胜古迹,建设文化长廊。筛选和创作代表运河文化的标志性设施,建设起运河博物馆,修复了古运河村落、北辛文化遗址、台儿庄古镇等遗址,民俗文化在吸纳与扬弃中得到发展。目前,山东正在深入推进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枣庄带来重大发展机遇。京杭大运河赋予枣庄“鲁风运河”这张鲜明而独特的名片,必将熠熠生辉。古城引领构建精品旅游景区集群青青石板路,运河水潺潺,亭台轩榭,树林阴翳,舟楫摇曳,灯火辉煌。这一连串的赞美之词,描绘的就是枣庄台儿庄古城。位于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中河台儿庄段(月河)的中心点,台儿庄古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运河文化、大战文化特色鲜明,3千米古河道成为首批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河段,被世界旅游组织称为“活着的运河”。以运河文化为主要依托,以品牌建设为持续发展力,枣庄通过挖掘台儿庄丰富的运河资源,增加景区的文化内涵,融汇鲁南民俗文化,形成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文化展示基地。柳琴戏、鲁南皮影戏、南狮表演等17项文化演艺,全天不间断在古城内不同景点进行表演展示,逐步形成台儿庄古城特有的文化演艺品牌,成为带动景区发展的独特元素。发挥台儿庄古城的龙头带动作用,着力推进台儿庄古城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创建工作。目前该园区拥有各类企业家,其中文化产业产值达25亿元,文化产业从业人员1.1万余人。枣庄市文旅融合迸发出新的活力。
秉承丰厚的齐鲁文明和儒家传统文化,近年来,枣庄提出打造“山水呼应、人文交融、全域覆盖、悠游枣城”旅游大格局的发展思路,强力推动枣庄旅游由初级阶段的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今年2月,枣庄市印发《枣庄市精品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年)》,统筹推进旅游资源开发、精品旅游品牌建设、旅游服务品质和旅游市场营销的整合提升,目标是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枣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精品产业、先导产业。枣庄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底蕴,实施精品文化旅游景区战略,让龙头景区、重点项目做出文化内涵,做出个性特色,增强市场竞争力。经过持续打造,形成了以台儿庄古城、微山湖湿地公园、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冠世榴园、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精品文化旅游景区集群。为激发文旅经济融合发展新活力,以推进枣庄大运河文化旅游精品产业集群发展和大运河生态文化经济带枣庄示范区项目建设为抓手,市政府出台纲领性文件,着力提升枣庄文化产业发展。优化文旅融合总体空间格局,枣庄市加大资源整合、区域合作,对全市文化旅游发展空间格局进行优化、调整,形成“一核、两带、四极、十片区”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兼顾组合的文化旅游空间格局。“正义之城”勇担传承红色基因使命枣庄市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正义之城”,地处山东省红色旅游区的中心地带,台儿庄大战彪炳史册,铁道游击队故事广为流传。贺敬之以诗总结了枣庄的红色文化,讴歌这座英雄的城市:“淮海北沿沂蒙旁,史载鲁南英雄乡。铁道运河两支队,威显枣庄台儿庄。”铁道游击队红色文化是枣庄重点建设的文旅品牌,是枣庄最亮的红色名片。今年7月1日,全新建设的铁道游击队纪念馆正式开馆运营。纪念馆坐落在薛城区临山脚下,周边风光秀美,以铁道游击队纪念碑为中心景观。铁道游击队纪念碑高33米,碑顶矗立着一位游击队战士持枪冲刺的形象,纪念碑底座两侧为花岗岩浮雕,再现了当年游击队员英勇杀敌的场面。纪念园内还设立了名人纪念廊、凉亭等。
纪念馆甫一开馆,就成了众多单位组织开展主题教育的场所,也成了不少游客到枣庄旅游的景点新选择。此外,枣庄进行研学旅游和旅游产品创意开发。整合红色遗产资源,以历史发展为脉络,讲述当年红色故事,支持鼓励文化企业依托红色资源研发有优势、有特色的红色旅游产品。枣庄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编制了红色研学旅行教程手册,组织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积极举办“台儿庄大战胜利周年祭奠英烈仪式”,开展“英雄台儿庄,寻找大战英烈”等图文展览;依托红色旅游资源,《铁道游击队》《铁道游击队2》《小小飞虎队》《沂蒙》《台儿庄》等60余部影视剧在枣庄市红色景区取景拍摄。以“大战故地·铁道游击队之乡”为核心品牌,枣庄实施红色旅游提升工程,推进红色旅游项目建设,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纪念、理论研讨、精品线路策划等活动,打造枣庄红色旅游特色品牌。同时,推进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党性教育基地、滕州微山湖湿地党性教育基地、八路军抱犊崮纪念园项目建设,对铁道游击队红色文化进行产品升级,讲好“八路军师在抱犊崮”的红色故事,打造新媒体时代的红色旅游热点,提高全市红色旅游品牌辨识度和影响力。品牌构建全域乡村旅游集聚区着力抓好全域旅游发展,枣庄市培育运河旅游、休闲旅游、养生旅游、红色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体育旅游等旅游新业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市。推进乡村旅游是枣庄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不断促进乡村旅游集聚发展,枣庄打造了柴胡店梨园乡村公园、翼云湖片区、永安南部山区乡村旅游集聚区等14个集中连片、多业态融合发展、具有综合效益的乡村旅游项目和片区,推动了旅游强乡镇、特色村、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开心农场、精品采摘园的创建提升。
科学布局休闲健身、农家乐、采摘园、游径步道等要素,枣庄积极培育了运河人家、榴园人家、山乡人家、湿地渔家、森林人家五大乡村旅游品牌,全市“一带三镇五点”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省级旅游强乡镇达到36个、特色村个、国家级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74个(国家级6个)、精品采摘园49个、山东好客人家星级农家乐家。推进全域旅游建设,必须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枣庄深入实施厕所革命、道路畅通、标识提升“三大行动”:持续深化全域旅游厕所革命示范市建设工作,圆满完成“厕所革命三年计划”任务,新建、改建旅游厕所座,全市厕所开放联盟单位达到家;完成旅游标识提升的定点定位工作,完善旅游标识的设计优化;全市旅游集散中心、游客服务中心的公共服务功能不断增强,枣庄到临沂和微山的客运班车、台儿庄古城旅游专车、枣庄到徐州机场旅游直通车等运行良好。此外,还编写完成枣庄智慧旅游云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推进枣庄“智慧旅游云”建设。整合挖掘文化旅游资源,枣庄正在迈向由传统工业之城向新型旅游之城、文化名城转型的道路。从观光产品拓展到乡村休闲、文化体验、生态度假等中高层次产品,目前,枣庄初步形成较完整的产品体系。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亿元,同比增长12.3%。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