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柳琴 >> 柳琴介绍 >> 正文 >> 正文

3000艺人汇聚马街村,书会已成中华奇

来源:柳琴 时间:2023/9/14

张振营

有这样一个地方,如果你身临其境肯定会震撼的,人山人海,如潮水般地涌向这里,这里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吆喝声此起彼伏。这就是马街书会。

马街书会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城南3公里处的马街村。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三日,黄河两岸、大江南北的职业和民间艺人就会云集于此,同时也吸引了四乡八邻的父老乡亲前来赶会听书。这天,四面八方的说书艺人,三两结伴,四五成群,一大早就来到马街,以天为棚,以地为台,在河坡处、山岗上、麦地里、小路旁摆下阵势、扎起摊子,脸对脸,背靠背,打起竹板,拉起琴弦,南腔北调说唱起来。离会场还有几里地时,便就听到了戏班子的锣鼓声、说书人的说唱声、群众的喝彩声。赶会的人扶老携幼,沿着公路和村边小道,潮水般向马街涌来。不多时,马街的街里街外,坡上坡下,河边荒野、庙前庙后,到处人头攒动,摩肩擦背,说的、唱的、听的、看的,还有写书谈价的,好不热闹。此时台上击鼓弄弦,弹拉说唱,台下众人击掌叫好,鼓劲加油,台上台下互动,说书者和听书者其乐融融,“一日能看千台戏,三天读遍万卷书”。“以地为台道尽古今中外千年事,把天作幕唱完天南地北大奇观”,这是马街书会的真实写照。

马街的盛名,我在小时候就常听父亲念叨,父亲不识字,但是个听书迷,对河南坠子书他是百听不厌,所以每年的马街书会他是一定要去的。早年还没有汽车等代步工具,在父亲的青年时代,自行车也是很罕见的,父亲他们要去马街只有步行了。父亲家离马街有30多里路,父亲他们起个大五更才能在中午时分赶到,听了书就要摸了黑儿回家。

说起马街书会的历史,源远流长。马街书会为全国三大书会之首,始于元代,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传说,当时马街村有一个叫马德平的老艺人,演技精湛,德高望重,且门徒很多。有一年正月十三老人仙逝了,徒弟们都去悼念他,说了一天书,随后大家相约以后每逢此时都来说书纪念马先生。这样每年的正月十三,弟子们便从四面八方赶来,操鼓携琴,吹拉弹唱。年复一年,相沿成俗,就成了马街书会了。

我是随着人流进入马街书会主会场的。主会场高高的舞台上,说书艺人竞相登场,南曲北调动人心肠。悠扬的琴声和韵味十足的说唱处处飘荡,河南坠子、大鼓书、山东琴书、湖北渔鼓、柳琴、凤阳花鼓等几十个艺术品种竞相上演,上百个说书场里唇枪舌剑,令人目不暇接。这里又是写书拍书的场合,你看哪个艺人唱得好,就可以和艺人商量价钱后领回家唱几天,这样就把马街书会的欢乐气氛延续到了家里。如果有几个人争着请,那就要看谁出的价格高了。在马街,说书俗称“写书”,如果水准上乘内容好听,就会被人包场,这叫“写走”,这是对书艺水准的认可。对一个艺人的竞价过程则叫“拍书”,每年被“写走”,“拍价”最高的便是当年的“书状元”。

郏县有个叫王书德的艺人,是马街书会连续多年的书状元。他从十几岁就赶马街书会,一直赶了几十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已经94岁的他,人走不动了,书也说不成了,就让儿子套了一辆驴车拉着自己到了会上,他含着热泪、带着笑容躺在车上听完了最后一场书。王书德外号“王结子”。他平时说话结结巴巴,和人交流时因为结巴得太厉害,有时不得不唱着和人说话。就是这样一个人,一说上书就特别流利,不论是说唱还是道白,你再也感觉不到他的结巴了。王书德文化程度不高,只上过三年私塾,可他却成了卓有成就的民间艺人,提起王结子,在全河南省甚至于全国也是响当当的。他的词曲都是自编自演的,既有历史的也有现代的,特别是贴近当地生活的计划生育、婆媳关系、孝敬父母等内容都被编进了曲里,通俗易懂,很受当地群众喜欢。王结子口、手、脚并用,能唱着曲儿拉着弦子,还能打着板子敲着鼓。他的一个眉眼、一个动作都能让人忍俊不禁,他的语言诙谐风趣,唱腔高亢圆润。过年时好多人会跟着他跑几个村子听他说书。马街书会有如此悠久的历史、如此的魅力,正是因为有了像王书德这样根植于民间的艺人。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娱乐方式多了起来,受到新时代、新文化的挤压,好多文艺形式到了消亡的边缘,可马街书会还在传承,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马街书会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成了一种民俗文化。真正来听书的可能老年人居多,其它人多是来凑热闹的,只要有凑热闹的人到场,马街书会就永远不会寂寥,说书的人就不会感到失落。

马街书会所以能延续不衰,还在于它摧不垮、压不断的韧性。如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初,把书会当“四旧”来反,红卫兵把住书会会场不叫艺人去,艺人就在马街周围村庄说唱,赶会的人也分散到各处,书会分散进行。该年虽是这样,但再到来年正月十三马街书会时,艺人照样来,赶会的人一如既往去赶会。这种奇迹的出现,再次说明马街书会能延续数百年不衰成为“中华奇观”的神力所在。

由于马街书会名声远播,全国著名的曲艺表演艺术家竞相赴会,骆玉笙、刘兰芳、姜昆、唐杰忠、牛群等都在马街书会上留下过闪光的风采。

有这么多人来赶会,这书会就带上了河南农村特有的喧闹味。卖油条的、卖胡辣汤的,各种小吃应有尽有。最诱人的还是那卖牛肉汤、羊肉汤的。汤锅不是平时的锅而是杀猪锅,出奇的大。切出的牛头肉、羊头肉是薄薄的片儿,红的是牛肉、稍白的是羊肉,红白分明堆满了一案子,再看着大锅里咕嘟嘟冒出的热气,真让人眼谗。切肉的是专人,掌勺的也是专人,就这尝鲜的还人还是排着队,很多人没地方坐了,索性就站着吃,可见会上是多么的热闹啊!

来赶会的艺人和来看戏的群众,加起来有数万人吧,马街再大,毕竟是一个村,哪里盛得下这么多人啊!于是麦田就成了临时会场。麦田里拉一根绳就是一个停车场,停满了汽车、摩托车、自行车。麦田里用布围了一个个圈子就成了一个个的厕所。这么多人践踏了自家的麦苗,那麦田的主人就不心疼吗?他们说现在这个季节的麦苗是不怕踩的,就是有点损失能换来大家的欢乐也是值得的。

马街人的厚道不仅体现在不怜惜自己的麦苗上,而且体现在对说书艺人的接待上。一场书会,最多时来的艺人有人,他们都是在马街每户人家免费吃住。为接待这些艺人们,各家各户割的肉比过年都多,平时舍不得盖的新被子也会拿出来让艺人们盖。过一次书会,哪家落脚的艺人越多,越说明这家人的人缘好。如果有那么一两家没有留住一个艺人,那么这家人也自然会被乡亲们看不起。

在东北角一个舞台上,上台表演的都是清一色的少年儿童,看他们充满童趣的说唱,再听听台下的喝彩声,不用担心马街书会会后继无人。

马街书会不仅仅是一场场的说书盛宴,也不仅仅是听书凑热闹的节日,马街书会真正的价值在于它是一种中华文化,它的内容大到帝王宰相、达官显要,小至布衣草根、黎民百姓,都用传统的说书、戏曲的形式向世人展示,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它也没有落后时代的脚步,不得不说,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财富,让我们为马街书会这个沿承百年的文化节日祝福,祝福它源远流长,为中华儿女们提供源源不断地精神力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