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蒋隽图/学校提供一拓一世界,一传一芳华。为了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简称“华师附小”)近年来积极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感受金石传拓魅力。据介绍,年华师附小传承传统民间艺术大学堂就开展了感受拓印之魅力——大师与你面对面活动。在活动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后、中山大学古文字学博士、中国书法翰墨薪传工程专家吴晓懿老师开展了一场精彩的金石传拓讲座。在讲座中,吴老师介绍了传拓的概念,也在现场进行了一次拓印制作。吴老师的讲座生动有趣,把同学们带进了拓印的世界,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非常有意义。在年夏,学校开展的古琴艺术非遗课堂上,除了让学生了解到古琴、古筝、琵琶、柳琴、月琴、三弦、二胡等中国传统乐器同时也让学生知道古琴能够流传至今,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还离不开“拓印”技术。古琴上面有雕刻的图案,古琴底部一般有诗词等,要借助“拓印”才能将古琴的样式、图案等流传下来。同年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学校开展了“小手牵大手”家长开放日活动。通过体验31个不同非遗项目,学生学习了许多非遗技艺,其中“拓印”项目颇受学生们喜爱。华师附小非遗博物馆馆长刘行棠老师,从教以来,一直致力于非遗文化走进课堂,带领学生遨游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金石传拓则让学生了解到了古代器皿可以通过立体的形式流传下来。年黄埔区中小学美术教师“金石全形拓”专业技能培训活动诚挚邀请刘行棠老师进行授课。在附小的校园里,“匠人精神”穿越时空,深深植根;在我们身边的这些传递者,默默无声,勤勉谦逊,将祖上的手艺传承;传拓留声,祖国的瑰宝。从古流传至今,愈发迷人,令人驻足、思考、学习。来源
羊城晚报·羊城派责编
牛智杰校对
何绮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9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