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柳琴 >> 柳琴图片 >> 正文 >> 正文

临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来源:柳琴 时间:2022/9/24
北京较好的扁平疣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813030.html

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十大门类,分别是: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

临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6个,省级65个,市级个。

传统戏剧:柳琴戏

年,柳琴戏因用柳叶琴伴奏而得名,正式定名为柳琴戏。清朝末期产生于山东省临沂一带,以鲁南民间小调“拉魂腔”为基础,受当地柳子戏的影响发展起来的。

年5月,柳琴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63,保护单位为临沂市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

传统柳琴戏有:《王祥卧鱼》、《梁山伯与祝英台》、《三击掌》、《闹书房》、《打干棒》、《张郎与丁香》、《樊梨花》、《皮秀英四告》、《拾棉花》、《金镯玉环记》、《灵堂花烛》、《拜寿》、《山里红》、《凤落梧桐》、《又是一年除夕夜》等。

现代柳琴戏有:《初心》、《沂蒙情》、《福大妮和山杠子》、《雁舞兰陵》、《崔家沟》、《沂蒙魂》、《又是重阳》、《又是一年桃花开》、《父亲》、《山里人家》、《桃花缘》、《还债》、《吔俺就是个农民》、《月儿圆圆》等。

传统美术:柳编(临沭柳编)

临沭柳编是产自山东临沭县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在临沭县已有年的传承历史。明朝永乐年间,青云、白旄等地村民,就将杞柳编织成逢年过节出门串亲戚的箢子(相当于手提袋)、餐饮炊具用的笊篱、储粮藏物用的箱篓等工具,供人们生产和生活使用。

在我看来,临沭柳编应该和风筝制作陶瓷烧制一样属于传统技艺一类,但不知为何在申报非遗文化时在传统美术一类。

年5月,临沭柳编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Ⅶ-55,保护单位为临沭县柳编工艺品商会。

主要产品有:柳篮、柳筐、藤筐、洗衣桶式、仿古筐、圣诞筐、宠物筐、水果筐(篮)等余种产品,0多个花色。

传统技艺:高桥手绣(鲁绣)

高桥手绣诞生清乾隆14年,至今已有余年的历史。沂水县志载:“沭水一带,凡男女相爱,女送男手绣,一者示意,二者显其女红娴熟”,此为手绣最早的记载。最初高桥手绣仅用于农家自绣自用,具有浓厚的情感意义,在当地以集体性传承为主。

高桥手绣地域特色鲜明,作为鲁绣的经典代表,以“插花描云”的显著特征在炫彩有灵、情暖柴扉的文化传承中显得绵远悠长。刺绣的平面装饰性与布艺雕塑的三维立体感相结合,极具立体雕塑的厚重和视觉张力。制作工艺上,多种装饰技法与造型元素相融合。色彩运用方面,色彩搭配纯度较高,对比强烈。

鲁绣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Ⅶ-,保护单位为山东省工艺美术协会。

传统美术:木旋玩具

郯城木旋玩具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品。发祥于山东鲁南地区临沂市郯城县港上镇北部的樊埝村,俗称“耍货”,源于元末明初,已有多年的历史。具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的题材内容、艺术形式都是为适应农村特点而产生的,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在图案设计上,多取材于民间神话、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等,具有造型精巧、形象逼真、色彩艳丽、夸张传神等特点。年11月11日,郯城木旋玩具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Ⅶ-,保护单位为郯城县文化馆。

述(最多18字

传统舞蹈:龙灯扛阁

龙灯扛阁流传在临沂市河东区九曲街道三官庙村,至今已有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是一种龙舞和扛阁结合在一起表演的广场舞蹈。龙灯扛阁一般在春节期间表演。这种传统舞蹈,在过去通常用于祀神和求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龙灯扛阁参加了欢迎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庆祝胜利的活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喜庆节日里的文化娱乐项目。

龙灯扛阁的“彩龙”总长25米,舞龙者为青壮年,分两组轮番上场,每组10人:一人擎珠,另9人分执龙头、龙身、龙尾。4副扛阁由8人表演,8副扛阁由16人表演,其中,8个成年人为“下扛”,每人身扎俗称“铁背心”的底座,各自扛起一个扮成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的男童或女童(称做“上扛”)。表演时,彩龙在擎珠者的引导下按既定套路舞动;扛阁以“走场”为主,龙舞动作激烈时,扛阁在一侧交叉变换队形;舞龙舒缓时,扛阁即插入场中龙队中穿行回旋。伴奏主要用大鼓大锣大钹等打击乐器伴奏,曲牌有、两种,表演进入高潮时,有专人在场外“打口哨”,以渲染气氛。龙灯扛阁的表演粗犷奔放、气势宏大,一直受到当地百姓的喜爱。

传统音乐:鲁南五大调

鲁南五大调又称郯马调、郯马五大调,是以活跃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以郯城镇、马头镇为中心,余韵遍及整个鲁东南地区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鲁南五大调因郑域码头镇是当地重要的商埠旱码头,沿运河通往江淮。在古代时船夫、商人通过经商交流把江淮一带的民间艺术传人郯城码头及鲁南沿线。

由于五大调流行于郯城码头一带,又被称为,五大调中主要流传于郯城县马头镇,也名。五大调包括《淮调》《大调》《玲玲调》《满江红》和《大寄生草》等五个曲牌。保存下来的共有首。从音乐结构看,它主要包括“夹曲体”和“主曲体”两类,演唱形式则分坐唱和群唱两种。鲁南五大调旋律委婉轻柔、节奏徐缓平实、词句典雅大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9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