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君
在目前众多的现代戏,特别是抗战戏的创作中,大型柳琴戏《古城拉魂》是有一点独特的。它没有冠之以“实验”“创新”等各种各样的高深概念和名词,也没有像一些抗战神剧那样玩弄“穿越”“隔空对话”等各种各样的“花活儿”,而是老老实实地遵循戏剧规律,从戏剧本体出发来进行文本构思,使这出剧目成为也许不那么“叫好”,却十分“叫座”的一出好戏。它在戏剧结构安排,剧情设计,以及人物形象刻画方面的精心设计,为我们目前大力提倡的现代戏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主创对于结构的安排是从人物关系设计入手的。作品以庄家班班主庄仲年拯救戏班的使命为核心,通过一把珍藏的红木古琴牵出他的师兄,也即凌雪琴的父亲张如之,从而把凌雪琴母女与庄仲年之间的关系紧紧地扭结在一起。又通过庄仲年的师弟马逸林这个人物设计,强化了他在戏剧情节推演过程中所具有的枢纽功能,让他一方面在戏班乱世求生存的艰难中帮忙出力,另一方面,则让他作为日本人任命的警察局长,代表日本人把庄家班逼上绝路,从而使剧目自然而然地完成了歌颂爱国主义情怀和崇高人生价值观的立意。
这种人物关系和结构设计,使得此剧的故事内涵走出了大多同类题材作品内容较为单薄的藩篱,显示了主创娴熟的秩序建构能力。不仅使几个剧中人物彼此独立的生活圈子交集到一起,以其身份的变化相互辐射,从而把庄家班的前世今生以及未来发展和盘托出,而且使剧中人物形象也因此而变得丰满起来。
凌雪琴母亲凌翠英“九岁红”那不堪回首的人生经历,以及她不肯让雪琴唱柳琴戏,却又让她到处去柳琴戏班看戏,以便寻找红木古琴的矛盾举止得到了解释,而庄仲年为何主持庄家班的前史,师兄的临终嘱托,以及他对柳琴班的深厚感情也都籍此表现出来,凌雪琴最后接过父亲留下的红木古琴,当上柳琴戏张家班班主,带领大家奔向前方的情节也有了合情合理的现实依据。
作为形成于民间小演唱“拉魂腔”和“肘鼓子”的柳琴戏,其民间性、大众性、通俗性的特质,要求它在剧情设计上要以传奇性、冲突性取胜。在这一点上,主创也做出了相应努力。作品以柳琴戏庄家班一群人在日军侵略宿迁的特殊时期里闯荡、拼搏和抗争的命运,作为了《古城拉魂》的叙事框架,并以此为核心,把庄家班自身的发展历程,和庄家班与日本人的斗争两个序列扭结在一起,进行故事悬念设计和戏剧情节处理,使之层次分明地呈现在舞台上,从而牢牢吸引住了观众的眼球。
戏剧冲突从庄家班当家花旦万人迷被日本人杀害开始设置并贯穿始终,班主庄仲年到街头粥摊劝说凌翠英答应凌雪琴来柳琴班唱戏,正碰上青云帮的几个混混拿着钱袋来抢凌雪琴,为他们大哥续弦;警察局长马逸林刚解了围,却提出了日本人要求他们唱《杨四郎招亲》以示“大东亚共荣圈”友好的要求;凌雪琴气愤不过,擅自改戏,以喉代矛,在舞台上唱起《戚继光平倭》,唤起中国人民誓死抗争的英雄气概,也引得日本人对庄家班痛下杀手;最后庄仲年不得不挺身而上,要雪琴带着柳琴戏班逃走,自己则到马逸林处断后,直到与日本鬼子同归于尽。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剧中的整个叙事进程冲突不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从相对平衡到打破平衡,再从不平衡到平衡,曲折跌宕,紧张激烈,环环相扣,摇曳生姿,形成了一种动态的的叙事张力,始终把庄家班班主庄仲年栓在内忧外患的困境中苦苦挣扎,不仅为庄家班的命运涂抹上了一层传奇色彩,而且使作品产生了一种引人入胜的叙事效果,令观众们经历了一次具有传奇性的叙事旅行,随着剧情从平静到忧虑,最终再回归平静,典型地展示了民间戏剧大众化的叙事特征。
人物形象塑造是戏剧本体创作的最高任务,人物性格设计,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则是其中的关键词。《古城拉魂》主创对剧中几个人物的把握,也在追求着这样的高度。
班主庄仲年一开始是想委屈求全的,他试图以依附师弟马逸林的行为取得庄家班赖以生存的一席之地,于是低三下四地游走于黑白两道,好言规劝土匪,答应为日本人演出《杨四郎招亲》的要求,甚至屈膝下跪,请求弟子凌雪琴救场,以致被误认为是“汉奸人物”。但是,当凌雪琴当场改戏,唱起了柳琴戏《戚继光平倭》,惹怒日本人,庄家班面临覆灭危机之时,庄仲年却要江青云带凌雪琴和戏班离开是非之地,自己主动拖住敌人,最终拉响手雷,与日本鬼子同归于尽,用生命奏响了一曲“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大无畏壮歌。其性格发展轨迹历历在目。
不仅是主要人物的刻画,即使是剧中的次要角色,主创也都赋予他们清晰可辩的发展轨迹。死活不同意女儿凌雪琴去庄家班唱柳琴戏的凌翠英,当她见到了那把红木古琴,知道她的爱人至死都在惦记她的真相后,当即要雪琴“从今天起,你要放开唱,用心唱,唱你父亲未唱完的戏文”,像是变成了另一个人。
本来是要抢凌雪琴做自己填房的土匪头子江青云,看到日本人对庄家班的恶行,以及凌雪琴的反抗壮举之后,毅然决然地捐弃前嫌,接受班主委托,做出带着戏班连夜逃走的决定。就是已经抱上了日本人粗腿,当上警察局长的马逸林,在日本人的欺凌面前,良知也被唤醒,尽管他想救的只是师兄一人……可以说,正是这组不断变化着的人物群像,引起了观众的情感认同,从而取得了较好的剧场效果。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