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柳琴 >> 柳琴发展 >> 正文 >> 正文

王军现代的西岗镇,传统的西岗人

来源:柳琴 时间:2022/11/7

在滕州市的16个乡镇中,有这样一个乡镇:

年被省政府命名为首批“双文明建设达标明星乡镇”;

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经济百强乡镇”;

年被省政府批准为中心镇;

年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是全省7个试点镇之一,是枣庄市唯一的试点镇;

年被国家建设部、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科技部联合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年获得“中国乡镇综合实力强”和“中国乡镇投资潜力强”称号,是滕州市唯一获“双强”的镇(街);

年被中华环保联合会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年荣获“山东省改革开放30年十佳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和“山东省改革开放30年十佳最具发展潜力乡镇”双十佳称号;

年获“中国绿色名镇”称号;

年被国际文化旅游促进会、中国旅游品牌协会、中国县域经济协会专家评审团授予“中国最具影响力经济名镇”称号;

年荣获全国“建党九十周年·经济实力强镇”称号;

年获“山东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称号

……

没错,这个拼搏进取、勇于争先的乡镇,就是西岗镇。

现在美丽富裕的西岗镇,在历史上并非一直如此。历史上,西岗是个多灾多难的地方。

西岗镇位于南北水路要冲,自然灾害频发,战乱不断,湖匪、盗匪四起,元代末期几乎十室九空。明初幸赖山西移民迁居于此,人口才得以恢复、繁衍。六百多年来,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一代一代人们,经历并挺过了众多次的天灾人祸。

旱灾、蝗灾、水灾等造成的大饥,仅旧县志记载有“人相食”字眼的,就有三次:明万历二十二年(年)、清雍正八年(年)、清咸丰七年(年);清康熙七年(年),受临沂大地震影响,崩城郭,坏庐舍,人多死亡;民国二十四年(年),黄河在鄄县(临濮集西岸)境6处决口,西岗境内沿湖一带一片汪洋,受灾严重,居民外逃。

清道光二十二年(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为了支付赔款,在全国加征杂税,西岗境内各社曾预征过十年以上的地丁税;清咸丰、同治年间(、、、年),太平军、捻军、幅军先后路经西岗境,沿途村庄烧杀抢掠;民国二十八年(年),伪军丁三黑(丁渭西)带余人,到西岗一带进行“扫荡”,滕县日军带大炮、开汽车进袭马庙、凌庄、半阁、田岗等村,烧毁民房余间,死伤群众9人,粮食、财物被毁无数。

……

西岗镇一直隶属于滕县,建国后,经过国家区划调整,年将西岗境内的满口乡划归微山县,年把原属西岗区的前塘子、后塘子、徐营、蒋坑、沙堤、尤庄、桥上划归微山县,如今的西岗镇东西长14公里,南北宽8.3公里,面积约80平方公里。辖72个村,人口约14万人,是滕州市人口密度最大的乡镇之一。

西岗镇地势东高西低,西南濒微山湖(昭阳湖),境内郭河、城郭河自东向西南入微山湖。境内煤炭已探明储量达6.57亿吨,交通便利,有省道济(宁)微(山)路、笃(山口)西(岗)路两条,京沪铁路支线的枣矿集团运煤铁路专线贯通东西。

从经济发展上看,西岗是一个面貌城市化的新镇,但西岗又是传统的,在西岗这片土地上,继承和彰显出我们民族许许多多传统的优秀品质。

西岗人有大爱

滕州市首例遗体捐献者孙开秀,西岗镇徐庄村人,年1月出生,年技校毕业后进入山东泉兴水泥公司从事总降变电站值班员工作,年5月,孙开秀被查出患有癌症,由于病情不断恶化,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

年3月6日,孙开秀医院,医生告诉她的家人,孙开秀的生命最多还有2个多月。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之际,孙开秀毅然作出了捐献自己的遗体和眼角膜的决定。开始父母并不同意,孙开秀对父母说:“死神要把我带走,我要以另一种方式留下。”最终父母含泪同意,3月15日让女儿签署了遗体(眼角膜)捐献志愿书。

伤心的全家人

央视《新闻直播间》栏目组于4月18日以《癌症女孩孙开秀,留下角膜看世界》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当记者想要知道到底为什么这个年轻的女孩会想到签订遗体捐献,孙开秀说道,“自己还能帮助别人,帮助一份是一份,不论活着或者死去,还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的价值。”

4月25日,孙开秀去世前5天,她坐着轮椅、医院的一处捐献点,为芦山地震灾区人民捐献了元爱心款。

5月1日下午5时19分,孙开秀不幸病逝,年仅23岁。

5月2日,孙开秀去世后第二天,她的医院,将唯一一笔未能婉拒而被陌生人悄悄留在病房里的元爱心款和女儿的遗书,交给了肿瘤科副主任邵珠琳。孙开秀去世前在报纸上了解到,山亭区白龙湾小学学生李超突患白血病,她想让邵医生帮她完成遗愿,把爱心款转赠给李超。

在孙开秀留下的日记里,3月11日她写到,“我要笑着离开这个世界,出生的时刻呱呱落地,那一声哭声带动身边的微笑,也让紧绷的神经轻松下来。那时那刻大家送来祝福,这时这刻你们也要放松心情。我只是去梦里了,梦里的世界没有痛苦,没有疾病,那里应该像童话那样美幻和美好。”

时任滕州市委书记董沂峰在看望住院治疗的孙开秀时,高度评价了她的“大爱精神”。他说,“大爱精神”,是社会需要弘扬的精神,是滕州善文化的最直接体现。全市上下要大力弘扬“大爱精神”,积极传递滕州正能量,让“大爱精神”温暖人间。

西岗人讲大义

家贫出孝子,国难显忠臣。历史上西岗人是深明大义的。明崇祯十五年(年)清兵陷滕县,知县吴良能,教谕张国柱殉职。西岗高庙村人王绶、王仪拒不降清,壮烈殉职,后为兄弟二人在滕北关街立“双忠祠”。

西岗人为“一战”做出过贡献。民国七年(年),协约国在华招募工人(称华工)运往法国,参加战争当勤务。柴里村人孔庆昌、满其朋、满朋年,田岗村人李成义,北赵庄村人赵其汉,高庙村人宗元修等10多人毅然报名被招赴法,过了1—3年后返回。

西岗人民是一片赤诚爱国爱乡的。民国八年(年),巴黎和会上日本企图霸占山东的消息传来,西岗人民义愤填膺,抵制日货,宣传口号是“齐心协力,不买日货,提倡国货,节约救国,互相监督”,民众多以穿土布衣、点豆油灯、用火镰取火,抵制日货。

西岗人思想进步。民国十九年(年)滕县南门里的国民书店,也就是后来的中共滕县特支秘密办公地点,首任经理由王公衡(高庙村人)担任;西岗早期的共产党人有李达、范有功、赵冠卿、王光武、赵良彬等;年11月下旬,响应“全力以赴,支援前线”,西岗区(当时为临城县三区)名民工支援淮海战役;解放战争西岗镇共牺牲71人,仅程楼一村就有烈士15人,被誉为“革命村”;年12月开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西岗全区名青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抗美援朝、援越、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西岗镇共有20余人牺牲。

近现代西岗与世界大事、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为革命、解放和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

西岗人顾大局

西岗镇是工业主导型城镇,有柴里、蒋庄、郭庄、曹庄四大煤矿。众所周知,通过压煤村庄搬迁方式对压覆的煤炭资源进行开采,是释放煤炭潜力的重要途径。而压煤村庄搬迁过程实际上是煤炭企业、地方政府、农民之间的一个博弈过程,各地因搬迁产生的矛盾、纠纷事件屡见不鲜。而西岗人识大体、顾大局,只要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西岗人一呼百应,说搬就搬,绝不拖后腿。

年,因采煤塌陷,柴里煤矿对程楼村户农民的搬迁事宜,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年12月5日程楼村压煤搬迁,年秋整村迁至温堂村前;

年5月,因南荒小学校址压煤影响蒋庄煤矿开采,于年3月24日开始搬迁,年3月25日新校址投入使用;

年1月,半阁、马庙村因柴里煤矿压煤搬迁至柴里村北新址;

年1月,丁庄村因压煤搬迁至田岗村东新址;

年凌庄村因压煤搬迁至柴里村北;

年7月,位于柴里煤矿采区上方的西岗建材厂,因影响采煤,经双方协议拆迁

……

因为有开明的西岗人民的全力支持,这也保证了西岗镇的经济发展一直保持健康、持续、稳定的势头。

西岗人重环保

在人们普遍的认识里,工业化城镇,尤其是以煤矿为主业的城镇,环境一般都是烟雾缭绕、灰尘遍地。令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来到西岗,你看到的是碧水蓝天,是洁净靓丽的街道。西岗镇能荣获“国家级生态镇”和“国家卫生镇”,这是由于西岗人秉承“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并行不悖”的发展理念。

年4月,在疫情冲击全球经济之际,恰逢国家推进煤炭压减政策,西岗镇按照要求作出了一个果断的决定:关停山东世纪通泰焦化有限公司60万吨焦炭生产能力,压减盛隆化工有限公司80万吨焦炭生产能力。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果断淘汰那些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和企业,为新兴产业发展腾出空间。

作为资源型城镇,西岗不得不面对一个共性问题:采煤塌陷区治理。自年建矿以来,柴里煤矿为国家发展贡献了2亿多吨煤炭资源,同时也形成了2.5万亩采煤塌陷区。对于浅水区,可以恢复成一般耕地;有的水域比较深,无法复垦,就要采用其他方式开发。

九龙湾湿地公园便是探索的方式之一。初夏时节,公园两岸白杨挺拔、绿柳婆娑,置身其中凉风习习、心旷神怡。这里原来是一片采煤塌陷水域,近年来,按照“人水和谐、绿色生态、宜居宜游”的定位,西岗投资1.27亿元高标准修复湿地生态,建设园林景观,累计整理土地亩,清淤河道3.5公里,新建景点30余处,栽植苗木28万株,让昔日破败的塌陷区成为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新景点。

发展光伏产业是治理的另一种方式。年,西岗利用孙寨村、程楼村西侧、丁庄村、西环路以西约亩塌陷地和一般农用地,引进滕州兆瓦渔光互补项目。该项目每年可减少使用标准煤10.89万吨,减少粉尘排放量7.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7.13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0.82万吨,既能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也能扩大环境保护效益。

塌陷区治理最根本的还是要把保障民生落到实处。为了改善采煤塌陷区及周边群众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西岗自年开始推进搬迁安置工作,截至目前,共完成16个村庄的搬迁整合,转移农村人口2.7万人,建成新型社区万平方米,腾出土地0亩。把塌陷区周围的村庄搬到城镇,一方面能够最大程度地释放产能,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人口集聚,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做强做优,进而推动“一城”(中心城区)建设。

对于西岗人来说,赚钱是主要的,但宜居是更重要的。

西岗人重教育

近现代西岗人观念开明、争办教育。民国元年(年),高庙村人王起周创办了滕县农村最早的一所小学,随之“洋学”出现;民国五年(年),前寨村人魏士彦在前寨成立初级小学一处;民国十七年(年)段庄村李家贵个人献产创办段庄小学,始是两个初级班,至年发展为完小,学生达百余人,年底停办。

当代西岗人热心慈善助学。年2月,柴里东村台胞陈庆山捐资4万元建学校;年南孔庄张正寅向西岗镇捐款3万元,表示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年7月,高庙村民王立民捐资16万元,修建高庙学校门前道路,硬化路宽4米、长米;另外,孙寨村人彭启政,南孔庄村人赵成海、张军、王登法,马庙村人王斌,后寨村人付桂成,前寨村人魏奎贤,高庙东村人殷昭兵,栾庄村人满孝广,柴里西村人满心路等累计捐资余万元用于助学。

西岗镇依托九龙湾湿地公园,精心打造了家庭教育户外实践基地,建设了亲子游戏区、采摘体验区、金沙滩亲水平台等8个室外活动区域,点缀制作了以家风家训、名言警句为内容的落地标牌,让家长和孩子在走进自然、亲近自然的同时,深刻感受家庭教育的浓厚氛围。

西岗镇依托人民公园,建设了全市首个家庭文明主题公园,通过设置道德实践、红色故事、家风家训等展板,集中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家风,让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教育和熏陶,引导广大家庭争做好家庭、涵养好家教、培育好家风,通过激活家庭小细胞,构筑了社会大文明。

西岗人重文化

西岗镇历史文化悠久。甘桥西北堌堆遗址为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大汶口文化;南曹庄、郎庄、东王庄古遗址约在年前,属龙山文化;商、周、汉至隋唐古村遗址20多个,明清古建筑多处,至今尚有高庙、柴里、西岗古集镇,无不彰显着西岗悠久的历史传承。

明代起,西岗镇呈现出“旷世之才辈出、雅士贤达济济”的局面,成为滕县历史上的文化重镇。明清时期,西岗境内共有科甲出身者32人,其中,进士6人(其中武榜眼1人)、举人9人、贡生17人。

西岗籍贯的文化名人,明代著名者有:直言敢谏弹劾严嵩、编修《滕志》的兄弟御史王嘉宾、王元宾(高庙村人);清代著名者有:著有《断蔗山房诗稿》的举人满秋石(柴里村人),六任廉洁知县满德安(柴里村人),“脚踢嘉庆帝”的武榜眼满德坤(柴里村人),著有《医鉴草》(又名《孔氏医案》)的举人孔继菼(南荒村人);当代著名者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原社长魏同贤(前寨村人),中国哲理画院院长岳石(本名王先仁,高庙村人),原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杨智基(丁庄村人)。

历史上西岗人曾为两次《滕县志》的编修做出过贡献。万历十三年(年)滕县知县杨承父邀请高庙村人王元宾编修《滕县志》共八卷;道光二十六年(年)县令王政主修《滕县志》,共十四卷八册,高庙村人王斌、王在丰参与修编。

年6月,突如其来的“破四旧,立四新”“横扫一切牛鬼蛇神”运动,将家谱、古书、字画等付之一炬。香炉、灶台、神主楼、房上兽头全部砸毁。大屯村清代修建的节孝牌坊、高庙祠庙亦被拆除。年秋,又掀起拉碑扒墓、整平坟头的运动。至此,西岗传统文脉遭遇毁灭性破坏。

改革开放以后,年2月—年7月,西岗镇史志编纂委员会完成上下两卷简装本《西岗镇志》,由于各种原因所限,诸多内容述缺,编章体例亦欠科学排置。年7月17日,新的《西岗镇志》编纂工作启动,年3月,近80万字、资料翔实、编纂科学的《西岗镇志》由黄河出版社发行,全面记述了西岗镇的历史与现状,彰显了西岗的人文、自然、风土、人情、社会发展变化,给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

近年来,西岗镇通过精心挖掘、培育载体、举办活动等方式,优秀传统文化在全镇乡村振兴中发挥了“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的重要作用。

挖掘文化资源,保留代表性乡村公共记忆景观。栾庄、温堂等村居的柳琴、豫剧等农家剧团;杜庄村传统手工印染技艺;温堂村镰刀加工技艺;段庄村苇席编织技艺;甘桥村苇箔加工技艺等一批非遗文化,得到了充分挖掘传承。

培育文化阵地。该镇依托美丽乡村东王庄建设了民俗记忆馆;投入专项资金0余万元,对王家大厅、泰山行宫等进行了保护性修缮;高庙南村的御史文化、大王庄村的御厨文化、清泉寺村和柴里西村的古槐文化以及杜庄村的武术文化等都得到充分挖掘保护;新建郭庄村史馆、杈子园家风家训馆、西孔儒风文化广场、东满匠心工坊等近20多处。

举办文化活动。发挥好新乡贤在移风易俗、倡导文明乡风中的功能,依托镇文化站组建了民乐队、秧歌队、腰鼓队、高跷队等16支民间文化演出队伍;成立了“西岗镇民间艺术团”,吸纳了余名民间文艺骨干,累计巡回演出余场次;东王庄村对一户闲置庭院进行改造,定期邀请学校老师和乡贤对村民和学生进行授课,让传统文化进村入户;开展了“忠厚传家、四世同堂、诗书继世、勤俭持家”等先进典型挂牌活动。

重视文化的西岗人,满怀着建设家乡、振兴家乡的巨大热情,以文化和道德建设的显著成效引领了乡风文明新风尚。

昔日偏居滕县西南一隅的西岗镇,经历从明代至今余年的沧桑巨变,已发展成为闻名遐迩的大镇、名镇、重镇、强镇。今日的西岗镇,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文化发达、人民勤奋,有着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根据枣庄、滕州两级市委市政府对于西岗镇建设成为“滕州市副中心城市”的布局规划,西岗镇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提升标杆,增强“建功有我”的使命感、“不进则退”的紧迫感和“争先进位”的责任感,按下“加速键”,奋力开创副中心城市建设新局面,实现新的历史性的跨越发展。

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广。今日的14万西岗人民,传承着“有大爱、讲大义、顾大局、重环保、重教育、重文化”的优秀品质,积极践行“快就是大局、干就是担当”的理念,团结一致、奋勇拼搏、乘势而上,形成推动滕州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强大合力,未来的西岗镇必定更加富庶、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END——

作者简介:王军,笔名尚善滕公,山东滕州人。毕业于山东大学,滕州君朋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

“滕州文学”投稿邮箱:tengzhouwenxue

.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