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柳琴 >> 柳琴发展 >> 正文 >> 正文

讲好黄河故事挖掘时代价值黄河故道文化

来源:柳琴 时间:2022/12/26
北京治疗扁平疣医院 https://m-mip.39.net/m/mipso_8813030.html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

9月23日,宿迁市政协举办“黄河故道文化溯源”研讨会,深入挖掘黄河故道多年历史、多公里孕育产生的7种特色文化,探究这些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及对区域发展、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的现实意义,以期对推动黄河故道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黄河故道溯源及其文化思考

文史专家、淮安市政协原副主席荀德麟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最早的摇篮,也是中华文明最早的发源地。历史上,黄河决口泛滥约次,其中较大的改道二三十次,重大改道有6次。自年黄河在李固渡决口改道,至年(清咸丰五年)黄河北决铜瓦厢,结束了下游多年由淮入海的历史,形成如今的黄河下游河道,流经豫鲁皖苏4省8个省辖市,全长.3公里。黄河故道历史文化遗产包括本体遗产,故道沿线附属建筑,被黄河冲毁、湮埋及废弃的其他重要遗存,还有黄河故道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刘老涧月堤、皂河安澜龙王庙、泗水王陵、宿迁柳琴戏和泗洪泗州戏等。

黄河故道沿线市县(区)要向宿迁市看齐,高度重视黄河故道区域文化,搞好黄河故道文化遗产保护的规划,推动黄河故道文化遗产纳入各级“文保单位”,积极争取国家对黄河故道进行整体保护,做好黄河故道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弘扬。

黄河故道文化在商丘的保护与传承

河南省商丘市政协副主席张树仁

商丘黄河故道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故道商丘段长公里,有林七、吴屯、郑阁、石庄、王安庄5座中型水库,有中国第四、亚洲第十的18万亩民权申甘林带,有民权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等平方公里的湿地,是商丘重要的水源地和具有多种功能的生态资源。北宋至清咸丰五年,由于黄河南犯,夺淮入海,几乎流经了商丘全部区域,形成了数米深的淤积泥沙,彻底改变了商丘的地形地貌,给商丘留下了丰富多彩的黄河文化。

近年来,商丘精心谋化重大项目,全面启动编制黄河故道保护弘扬传承规划,强化法制保障。今后,商丘将规划打造高规格商丘黄河故道生态文化旅游长廊;加大对商丘殷商之源文化、商丘古城、商丘黄河故道文化生态长廊等重要黄河文化资源的宣传推广力度;进一步挖掘黄河故道商丘段文化历史内涵,充分彰显黄河文化的历史厚重。

让黄河故道文化绽放时代光彩

盐城市响水县政协原主席裴彦贵

响水地处黄河故道入海口。响水县政协把助推黄河故道文化发展繁荣作为履职重点,年,主办了第三届明清黄河故道县(市区)政协联席会议,举办名家讲座、主题论坛、散文大赛、书画展览、文艺演出,出版了《故道文化论》《故道风雅颂》等书籍,讴歌黄河故道两岸沧桑巨变,凸显响水文化底气,提升响水文化形象。

增强响水文化自信,诗文会友,翰墨传情,在南京举办“美哉响水”书画作品展,讴歌了响水的发展成就和黄河故道生态之美、风情之美。留住响水美丽乡愁,先后出版《响水往事》《响水英才》《响水地名》等书,系统地挖掘整理了响水地区黄河故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为后代留住乡愁。打造响水文化名片,创办《书画响水》《灌河文苑》,致力推动黄河故道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让黄河故道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水利是黄河故道文化的核心

市水利局一级调研员胡元明

一代又一代黄河故道沿线人民在与水灾、水患坚韧不拔斗争中孕育形成的水利文化,是黄河故道文化的核心。黄河夺泗夺淮后,严重破坏淮河流域的水系格局,使宿迁成为“洪水走廊”。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宿迁人民掀起大规模的治水高潮,特别是对黄河故道先后进行了3次较大规模的整治,使得昔日的“洪水走廊”变成鱼米之乡。

黄河故道水利文化的核心要义在于,一是尊重自然,科学治水,依照水的习性治水。二是心系天下,为民治水,党带领人民进行大规模的整治。三是艰苦奋斗,团结治水,发扬自力更生、无私奉献、勇于拼搏的精神。黄河故道仿佛就是宿迁的“红旗渠”,就是我们的“金腰带”。要尊重自然,加强河湖联通,形成水网,防患于未然;要坚持民生优先,打造片区水源工程,加快沿线治理和开发;要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治水精神,推进水利及各项事业跨越发展。

黄河故道的农耕文明

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特聘研究员、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会会长陈法玉

黄河在故道流域行水长达余年时间,导致了该地区农业种植模式极其重大的改变。黄河夺淮前,河湖密布,灌溉便利,稻麦轮作,五谷兼种,是物产富饶的鱼米之乡。黄河夺淮后,水系紊乱,灾害频仍,水稻种植日渐萎缩,小麦、玉米、谷子等成为粮食生产的主体,但在反复的水灾袭击之下,故道沿线仍是一片赤贫。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带领人民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特别是推行“旱改水”,极大地提高了粮食总产量。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各地开始对黄河故道进行综合大开发,搞好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设施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应运而生。

传承黄河故道地区农耕文明,有多方面现实意义:一是有利于确定以农为本的思想观念,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二是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生产;三是有利于牢固坚持“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理念;四是有利于推广科学种田。

黄河故道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宿城区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区文化馆副馆长力志

民俗是人类社会文化的积淀。先民们在黄河故道逐水而居,依水建镇,辛勤耕作,总结出“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太平”等农耕谚语,制作了宿迁煎饼、泗阳膘鸡、骆马湖银鱼等美食名产,形成了霸王锣鼓、洪泽湖渔鼓舞、旱船、高跷等民间舞蹈,诞生了淮红戏、淮海戏、苏北大鼓、苏北琴书等民间戏曲和曲艺,形成了云渡桃雕、蔡集手抄草纸、烙书烙画等民间工艺。

黄河故道地区的民俗文化,源于生产生活实际,充分体现了敬英雄、尚正义、勤勉节俭和艰苦创业的进取精神,为群众喜闻乐见而又崇仰,具有长久不衰的独特魅力。

今天,我们传承民俗文化,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为民俗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宣传英雄、礼赞英雄;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展演活动,用优秀文艺作品吸引人、感染人、鼓舞人;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黄河故道工商文化探究

市政协原经科委主任、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特聘研究员黄立云

黄河夺泗入淮给周边地区的人员往来和经济交往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独有的黄河故道工商文化。在黄河流经的年里,对工商文化影响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年至年,黄河对工商业的影响基本上是东西方向;第二阶段从年至年,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黄河对工商业的影响转向了南北。

黄河故道工商文化具有如下特征:一是流动性,浙江、山西、福建、安徽、江西等地商人纷纷来到宿迁经商;二是包容性,东大街、新盛街、关口街日益兴盛;三是多样性,汇集了南北各种土特产品以及制造技艺;四是灵活性,行业商会应运而生,经营贸易的视角拓展到市外、境外。

传承黄河故道工商文化,一要扩大开放,扩展交流,坚定不移抓好招商引资,扩大交流合作;二要做强主业,做优特色,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地方知名品牌;三要敬畏规律,敬重商人,创造一个如鱼得水、如鸟翱翔的宽松环境。

黄河故道的生态价值

宿城区政协副主席、区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熊治国

黄河故道的发展变迁,写下了沧海桑田的千年历史,绘就了绮丽秀美的生态美景。故道的前身泗水是一块风景秀美的生态乐土。孔子在泗水发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千古一叹。白居易《长相思》描绘了“汴水流,泗水流”的景象。黄河泥沙日益淤高,造成了“风来扬沙、雨来流沙”的环境。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用肩扛车拉不间断地治理,使得盐碱地变成大粮仓。近年来,宿迁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气整治黄河沿岸环境,昔日的灾难之河已经成为生态休闲观光旅游之地。

故道沿线大面积的湖泊、湿地、草滩、林带等自然生态系统,具有提供优质水源、创造优美环境、带动增收致富等经济文化价值,是沿线人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宝贵资源。未来宿迁黄河故道的发展,应坚持“重生态、兴文化、强产业”的理念,加强生态保护,兴建黄河故道文化公园、黄河故道历史文化展览馆,建设旅游观光走廊,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切实打造生态富民廊道。

黄河故道与酿酒传统

市政协原学习文史委主任、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特聘研究员王清平

黄河故道流域分布着大大小小的酿酒企业不下千家,形成了非常可观的酿酒传统。位于宿迁境内“骑”在黄河故道上的洋河酒厂无疑是其中的“领头羊”。我国酿酒传统在黄河故道形成过程中和形成以后才逐步兴盛起来。宋元明清时代的酒税制和尚饮之风助推酿酒业兴盛,三次大移民推动酿酒技术和人才的迅速扩散,苏鲁豫皖五大名酒事实上普遍兴于宋元而盛于明清。黄河故道的气候、水土为酿酒业兴盛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

黄河故道流域的酿酒业形成了以洋河、双沟为代表的江淮派浓香型白酒,风味独特,工艺精湛,酒粮优质,文化深厚,占了浓香型白酒的半壁江山。其中宿迁被誉为“中国白酒之都”,与川派浓香型白酒主产地宜宾平分秋色。

探讨黄河故道与酿酒传统的现实意义在于,可以为保护和开发黄河故道增添酒文化内涵,为江淮派浓香型白酒文化注入黄河元素,为精塑中国酒都形象坚定必胜信心。

黄河故道的红色记忆

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市党史工办副主任张克军

黄河故道流域大多是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宿迁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更为丰富、特色更为鲜明。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宿迁地区党组织相继成立,朱瑞、吴苓生、苏同仁、喻尊霞、孙耀宗、马仑等一批优秀党员投身革命斗争。抗日战争时期,宿迁地区是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和淮海抗日民主根据地中心区,刘少奇、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运筹帷幄。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宿北大战的主战场,宿迁人民全力支前夺取革命胜利。

宿迁地区留下了丰富的革命遗址遗迹,形成了以信念坚定、一心向党、视死如归、勇于献身、坚守初心、一心为民、廉洁奉公、永葆本色等为内核的红色革命精神。

新时代弘扬革命精神,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从中汲取革命智慧,发挥党史资政功能;挖掘红色资源,积极开展地方红色文化建设;加强党史的宣传宣讲,推进红色文化入脑入心,为新时代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0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