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柳琴 >> 柳琴发展 >> 正文 >> 正文

艺术评论立足地方特色弘扬时代精神山东

来源:柳琴 时间:2023/5/31
北京治皮炎的医院 http://m.39.net/pf/a_9052592.html

“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是习近平总书记向广大文艺工作者发出的伟大号召、殷殷重托和创作要求。山东是戏曲大省,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戏曲界利用各具特色的本土剧种,创作了上千部现实题材戏曲作品,其中获得国家级奖项或立项作品有近30部。特别是“十三五”时期,山东现实题材戏曲创作取得重大成就,有16个本土剧种参与了现实题材戏曲创作,吕剧《一号村台》《山东汉子》《生命日记》、山东梆子《一个不能少》《泰山人》《承诺》、茂腔戏《秧歌乡的故事》《失却的银婚》、柳琴戏《八姐传奇》《崔家沟》、莱芜梆子《梅花炒鸡浆豆腐》、五音戏《源泉》、两夹弦《退彩礼》等一大批精品佳作脱颖而出。这些剧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展现了新时代齐鲁大地上生活、奋斗的人们自信乐观、昂扬向上的形象,如《山东汉子》中诚实守信的农民杨德善,《源泉》中党的好干部、好医生亓庆良,《承诺》中心系百姓的第一书记于利民等。通过传统戏曲元素与创新性现代元素完美结合,塑造有情怀、有智慧、有责任担当的齐鲁新人形象,聚焦反腐倡廉、精准扶贫、新农村建设、邻里关系等与当前社会生活相关的焦点、热点话题,突出表现了山东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有力弘扬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也为新时代现实题材戏曲创作提供了鲜活的“山东经验”。

精心塑造、深刻反映时代巨变的个性人物,细致描摹当代人在社会转型期中的心态,艺术地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以高远的理想追求引领人民精神生活,是山东戏曲创作者始终坚守的初心使命。年9月25日,在上海举办的华东区戏曲观摩会演开幕式上,由新成立的山东省吕剧团打造的吕剧现代戏《李二嫂改嫁》一炮打响,轰动上海。年,该剧被拍成电影,风靡全国。这部山东戏曲现代戏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剧目,获得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为关键的是它塑造了一个从旧社会走向新社会,敢于冲破封建思想束缚、争取婚姻自主的农村妇女形象。剧中“眼含泪关上房门”“借灯光飞针走线”唱段被广为传唱,也让吕剧这一年轻的剧种为全国人民所熟知。剧中李二嫂的扮演者——吕剧演员郎咸芬,也凭借其温婉甜美的唱腔、真实感人的表演、精细入微的人物刻画,获得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表演一等奖”,奠定了其在吕剧乃至中国戏曲现代戏表演史上的重要地位。

立足地方文化资源,塑造齐鲁新人形象,是山东现实题材戏曲创作焕发和保持生命活力的关键。20世纪80年代初期,山东戏曲全面复苏,一大批以新时期农村改革为背景、以勤劳致富为主题的现代戏应运而生,如莱芜梆子《红柳绿柳》、五音戏《豆花飘香》、吕剧《李二嫂改嫁后传》、两夹弦《红果累累》等。这些剧目从改革开放的火热现实生活中提炼素材,通过塑造富含时代气息的新型人物形象,如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后思想发生转变的县委书记金涛、诚信经商的农村妇女豆花等,书写山东故事、反映时代巨变。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山东戏曲和全国其他省份一样,受影视和互联网等的冲击,陷入发展低谷,新创作剧目数量虽锐减,却保有了较高质量,吕剧《补天》《杨广和》、山东梆子《山东汉子》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多项大奖,为山东地方戏曲增添了旺盛的生命活力。这些现实题材戏曲剧目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以刻画时代大潮中涌现的先锋模范人物为主题,立足地方特色,注重艺术提炼,成功塑造了无私援疆的山东籍女兵、十几年如一日学习雷锋做好事的回族青年杨广和、蹬三轮送残疾湖南女子回家乡的农民孟昭良等甘于奉献、自强不息、仁爱宽厚、诚实守信的当代山东人形象。这些人物形象把时代精神风貌与齐鲁文化内涵有机融合起来,无论在思想的深刻性,还是艺术的完美度方面,都较之前有很大提升,逐步形成了一种“时代先锋模范”戏曲人物类型。

以平民视角传递核心价值,在守正创新中提炼时代精神标识,是山东现实题材戏曲攀登艺术高峰、实现全面繁荣的重要途径。年10月,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山东济南举办。此次艺术节期间,山东各专业艺术团体共推出近百台新创剧目,10部作品获得优秀剧目奖,其中4部为现实题材,分别是吕剧《百姓书记》《李二嫂的新故事》、山东梆子《圣水河的月亮》、莱芜梆子《儿行千里》,占比达40%,集中展示了山东现实题材戏曲的新成就,实现了现实题材戏曲创作的全面繁荣。作为开幕式首演剧目,《百姓书记》一举获得第十四届文华大奖,成为这一时期山东现实题材戏曲高峰之作。该剧主人公王伯祥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代表,他始终坚守“把老百姓的事当作爹娘的事办”的赤子情怀,以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新时代党员干部只有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才能赢得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的时代主题。为让这一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生动、立体丰满,该剧用原汁原味的吕剧音乐,结合现代乐队配器,以平民视角切入主题,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语、老百姓认为对的理儿,讲述王伯祥带领全县人民创造奇迹的平凡朴素故事,呈现“一个匍匐在山东大地上的农民”真实、真挚的情感,真正构建起与观众对话的情感空间与通道,让观众深深理解人物锐意改革、敢于担当背后的朴实情怀和美好愿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回顾山东现实题材戏曲发展的实践历程,不同时期的戏曲工作者悉心聆听时代声音,准确把握时代脉搏,通过塑造齐鲁新人形象,引领时代风气、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在推动山东乃至全国戏曲现代化,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山东戏曲工作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十四五”时期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正全面总结历史经验,紧锣密鼓地创排、打磨新剧目,努力用更多更好的戏曲精品为人民画像、为时代明德。相信他们定不辱使命,续写华章。

(作者单位:山东省艺术研究院)

责编:吴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