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柳琴 >> 柳琴发展 >> 正文 >> 正文

文化点亮生活,艺术引领风尚家门口就能享艺

来源:柳琴 时间:2023/6/21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盛世天籁,梨园芬芳。9月17日至23日,由山东省戏剧家协会、淄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淄博市五音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淄博市戏剧家协会共同承办的中国淄博第二届五音戏艺术节,历经7天的精彩呈现,在淄博圆满落幕。

第二届五音戏艺术节以“寻访五音戏、传承齐文化”为主题,继续秉持“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办节宗旨,组织举办了“大型开闭幕式演出”“传统剧种优秀剧目展演”“五音戏民间剧团汇演”“五音戏艺术专题展”“五音戏高峰论坛”“五音戏戏迷票友大赛”等六个板块的几十项活动,是淄博市五音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和全市广大艺术工作者向新中国70周年华诞献上的一份厚礼。艺术节期间,仅剧目展演一项,就有24个演出团体,举办各类演出21场次,涉及五音戏、柳子戏、柳琴戏、茂腔、山东梆子、枣梆、鹧鸪戏、王皮戏、聊斋俚曲等9个剧种,参与观众达40多万人次。第二届五音戏艺术节规模之大、剧目之多、剧种之丰富、影响之广泛,均创历史新高。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现实题材精品力作集中展演

艺术节期间的展演剧目,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集中展示了近年来全省舞台艺术创作的新变化、新成果。艺术节的开幕式演出剧目《大众长歌》和闭幕式演出剧目《珊瑚》,是今年新创作的优秀戏剧作品。此外,今年刚刚荣获泰山文艺奖的柳琴戏《崔家沟》和茂腔《秧歌乡的故事》、柳琴戏《芳林嫂》等多部优秀现实题材精品力作也纷纷亮相艺术节,让淄博观众在家门口看上了高质量戏剧演出,赢得了观众的一致赞誉。

近年来,淄博市五音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中国梦为主题,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提升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激发艺术创作活力,集中推出了《源泉》《云翠仙》《紫风》等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戏曲作品,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作为此次开幕式演出剧目,五音戏《大众长歌》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众日报创刊80周年精心创作的献礼剧目。作品从新闻战线抗日这一全新视角,聚焦中国报业史上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党报——大众日报,从“文化抗战”这一独特视角,还原和展示大众日报“党的立场,群众的报纸”的办报宗旨。全剧以我市淄川区杨寨进步青年高庆珂(曾化名丁柱)的先进事迹改编而成,以高庆珂和常玉凤的感情为线索,以一份浸染英雄鲜血的大众日报的撰稿、印制和成功发行为主线,通过曲折的情节、生动的人物、优美的唱腔,讲述了革命年代铅字背后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着力反映和展示了齐鲁儿女英勇不屈、坚韧不拔、敢于斗争的家国情怀和牺牲精神,弘扬了沂蒙精神,彰显了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崇高的信仰之美,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艺术化地呈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闭幕式演出剧目五音戏《珊瑚》,是深入挖掘我市聊斋文化资源,全新创作的第九部“聊斋戏”。作品根据《聊斋志异》同名小说改编,通过荷仙珊瑚与凡间画匠安大成的爱情故事,以及珊瑚与婆婆、弟媳等人的情感纠葛,借妖凡融合之事描绘人伦百态,倾情褒扬爱与美、善与真、情与孝,对当今社会与家庭的和谐作出了有益启示。

出戏才能出人。推出优秀艺术人才,一直是五音戏艺术节举办的重要目的。五音戏《大众长歌》《珊瑚》全部由优秀青年演员担纲挑梁。通过剧目的排演,青年人才尽展风采,引人注目,赢得观众普遍青睐。通过剧目的创作,他们迅速脱颖而出,锻炼了才干,增长了本事,接受了检阅,集中展现了新时代五音人的精神风貌,为五音戏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外,艺术节期间,剧院刚刚荣获泰山文艺奖的五音戏《源泉》和《云翠仙》《紫凤》等精品力作也以图文展等形式与观众见面。

文化惠民,引领风尚,

让群众共享高质量艺术成果

第二届五音戏艺术节的剧目演出、展览展示、评选比赛等内容,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演出期间,所有剧目全部采用公益惠民演出方式进行,每场演出集中对农民工、残疾人、低收入群体实行赠票观看,同时,还组织部分工人、农民、学生等群体集体观看。为解决市区周边区县和边远农村看戏难问题,组织“第二届五音戏艺术节民间剧团汇演”,安排14支演出队伍在百姓家门口搭台唱戏,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五音戏戏迷票友大赛”全部由活跃在基层一线演出的戏迷票友参加。活动中,知名专家与广大戏迷票友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互动和有针对性的训练指导,达到了以赛代训,以赛代补的初衷,受到了广大戏迷票友的欢迎。通过这些创新举措,五音戏艺术节文化惠民拓展了渠道,拓宽了范围,真正实现了文化惠民活动立体式覆盖。

切磋交流,互相促进,

构建戏剧艺术传播交流平台

第二届五音戏艺术节坚持“开门办节”理念。作为第二届五音戏艺术节重要活动之一的“梅兰芳纪念馆五音戏文物捐赠仪式暨第二届五音戏艺术节高峰论坛专题报告会”邀请梅兰芳纪念馆馆长、书记刘祯教授作了主题演讲。会上,淄博市五音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还接受了梅兰芳纪念馆捐赠的珍贵文物——五音泰斗“鲜樱桃”(邓洪山先生)年写给梅兰芳先生的书信。会后,两家单位就下一步的合作交流达成了共识。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吕凤琴在台北市非遗巡展现场表演五音戏。新华社记者陈斌摄

艺术节期间,五音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梅花奖获得者吕凤琴代表淄博市五音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参加了在中国台北市松山区举办的“淄博非遗台湾巡展”,在开幕式上演出了五音戏经典戏目《王小赶脚》,让更多中国台湾民众认识和了解了五音戏艺术和优秀中华文化,让传统经典大放异彩。

艺术节期间,在首届五音戏艺术节“五音戏及肘鼓子声腔剧种优秀剧目展演”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展演剧种的范围,几乎涵盖了全省一半的知名剧种,打造了一个剧种切磋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演出期间,兄弟剧团充分交流在艺术创作、演艺市场、剧种发展、文化惠民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文旅融合,媒体互动,

打造多元立体的五音戏宣传网络

此次艺术节,为了宣传和传播五音戏艺术和文化,在淄博大剧院创新举办了“盛世天籁梨园芬芳——五音戏艺术专题展”。整个展陈共分“梨园奇葩源远流长”“一代宗师五音泰斗”“五音菁华辉煌足迹”“凝心聚力筑梦未来”四个展区,运用大量图片、文字,详细介绍了五音戏的悠久历史、演进嬗变和艺术特色;展示了五音戏由一个小剧种发展成为山东乃至全国的知名剧种的艰辛历程。展览一经推出迅速吸引了广大观众驻足观看,形成了大剧院一个新的亮点和品牌。

五音戏是淄博的一张金字招牌和文化名片,是全国珍稀的独有剧种、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先辈留给我们的珍贵的艺术瑰宝。在新时代,淄博市五音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正以五音戏艺术节为平台,以五音戏“五位一体传承保护发展创新模式”为手段,努力把五音戏艺术节办成“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交流的平台”“人才的摇篮”,为五音戏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为奋力推动淄博凤凰涅槃、加速崛起,唱响时代强音。

以上视频、图片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