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1岁的上海民族乐团老团长、乐团终身顾问顾冠仁,向乐团捐赠了他年创作的琵琶协奏曲《花木兰》手稿、年与马圣龙共同创作的《东海渔歌》等手稿,以及曾经陪伴他多年的指挥棒。有记者问他为什么没有把这些珍贵的手稿、纪念品留给家人,顾冠仁回答:“我的两个儿子都没有从事和音乐相关的工作。我的一切都是上海民族乐团给予的,我现在正在整理所有的手稿,未来都将捐给上海民族乐团。”最牵挂也最骄傲上海长宁区新华路号,是上海民族乐团的团址。走进院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建造于上世纪30年代的法式花园洋房。这也是顾冠仁曾经工作的办公楼。“对于这栋楼,我的感情是非常深的。”顾冠仁激动地说,“我的好多作品就诞生在这里。”如今,这里被重新修缮为一个展陈空间,通过图片、文字等方式向市民讲述上海民族乐团的历史。顾冠仁捐赠的手稿和指挥棒也已作为乐团历史的见证而展陈出来。“上海民族乐团是我成长的地方,也是我出作品的地方,现在我看到乐团发展越来越好,传统民乐有当代的表达,也有现代的气息,真好。”提起上海民族乐团,顾冠仁很是骄傲。虽然早已退休多年,他依然能叫出乐团很多演奏员的名字。在大家心中,顾冠仁就是上海民族乐团这个大家庭的“主心骨”。团里有新作品演出、大型活动,或者年轻演奏员举办个人音乐会,都会请顾冠仁到现场观看,请他来给大家“把把脉”。看到乐团有了更多在民乐圈叫得响的作品,他由衷感到骄傲;看到年轻的演奏员也在尝试作曲,将民族音乐、戏曲与演奏结合,他竖起大拇指;看到越来越多的观众喜欢民乐,他发自心底地高兴。“上海民族乐团前程远大,一定能够为传承上海文化中的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红色文化作出贡献。”顾冠仁说。弄堂里的江南丝竹乐队对江南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是顾冠仁创作的动力和源泉,他的作品中也透露出江南文化、传统文化对他的深远影响。探寻其根源,与他的个人经历息息相关。年元旦,顾冠仁出生在江苏海门,江对岸就是如今的上海崇明区。从小,他和家中长辈生活在老家,直到年解放后才搬到上海和父母一起生活。上海沪剧团的演奏员瞿东森和顾家同住一个弄堂。当时,周围很多小朋友都跟随瞿老师学习乐器。听到悦耳的音乐,顾冠仁也很感兴趣,他先后跟随瞿老师学习秦琴、琵琶等乐器。在瞿老师的安排下,顾冠仁与一同学习的小伙伴经常以江南丝竹的形式进行合奏。从年到年,顾冠仁接触了大量传统琵琶曲和江南丝竹乐曲。多年后,当年的小伙伴大都成为了上海民族乐团的骨干力量,包括担任琵琶演奏和作曲的马圣龙,担任作曲和指挥的瞿春泉,担任古筝、柳琴演奏的潘妙兴,以及担任琵琶演奏和作曲的顾冠仁。“这段学习,给我打下了民族音乐的基础。”这段经历,也使得成长为作曲家后的顾冠仁确定了以江南丝竹作为创作的重要方向。在上海民族乐团担任琵琶演奏员期间,顾冠仁除了深入研究琵琶演奏外,还留心观察其他演奏员的排练、演出。当时,陆春龄、周惠、周皓、马圣龙组成了一支了不起的江南丝竹组合,在长期和他们共事的过程中,顾冠仁对江南丝竹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后来被称为“广陵派古琴泰斗”的张子谦,当年也在上海民族乐团工作,顾冠仁喜欢听张志谦弹奏古琴。顾冠仁在音诗《忆江南》中便大量使用了古琴,营造了古琴与乐队相辅相成的效果,非重要段落更是安排了古琴的独奏。顾冠仁说,这正是源于他多年受这些大师演奏家耳濡目染的影响,而获得了创作上的感悟。民乐圈需要一个好作曲青年顾冠仁那时候,虽然上海民族乐团有一位老先生负责作曲,但当时民乐创作还处在起步阶段,乐团的日常演出需要大量曲目,便号召所有演奏员都练习谱曲。顾冠仁和瞿春泉一起,跟随一位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的老师学习乐理基础。顾冠仁的第一部作品创作于年,是他和马圣龙共同创作的民族管弦乐合奏曲《东海渔歌》。当时,两人一起到舟山体验生活,和渔民一起出海。作品运用了大量浙江当地的民间音乐元素,包括浙江民歌、渔歌、号子,尤其是浙江锣鼓。这样大编制、反映民族民间文化的作品在当时比较少见,作品一经首演,就得到业内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6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