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柳琴 >> 柳琴发展 >> 正文 >> 正文

静安职工民乐团的成长故事民乐的魅力让他们

来源:柳琴 时间:2024/5/30
    

寒冬的申城,街上只有稀稀落落的几个行人。而在静安区工人文化宫,却是另一番景象:记者出示完随申码、测好体温后,乘坐电梯来到五楼,刚走出电梯,悠扬的丝竹管乐传入耳畔,循着乐声,推开排练厅大门,只见上百平方米的排练厅里坐满了静安职工民乐团团员。他们或弹扬琴,或拉二胡,或奏琵琶,或吹笙……在乐团指挥的带领下,一曲《浦江行》让人感受到中国民乐的魅力,虽然与专业乐团还有不小差距,但每个人都格外专注,全情投入到排练中。

跨越几个区参加排练

静安区工人文化宫马老师告诉记者,静安职工民乐团成立于年,至今已走过7个年头。“刚成立时,民乐团只有不到10名成员,乐器也很简单,仅限于二胡、笛子、扬琴等几种。”

随着乐团的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有30多名团员,最小的是00后,最大的已年过六旬。“乐器也越来越多,板胡、柳琴、古筝、中阮、笙,几乎汇聚了民乐家族的各种乐器。”老马说,乐团每两周在静安区工人文化宫排练,有些团员跨越几个区,从浦东、宝山赶来,雷打不动,风雨无阻。“每次演出前,他们还要安排好工作、家庭,赶在周三晚上加练一次。大家都是利用业余时间,能坚持下来,全凭对民乐的执着和热爱。”而负责该项目的老马,也每次从嘉定南翔家中赶到静安,为团员们做好后勤工作。

以琴会友找到“知音”

对民乐的热爱,让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职工走到了一起。

年出生的冯晓俊就职于一家景观工作室。中学时,学校组建乐团,他主动报名选择了“笙”这个乐器。笙是汉族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吹笙鼓簧”,《尚书》、《诗经》已有相关记载。学生时代至今,冯晓俊与笙结缘十多年,“感情”日益深厚。工作后,他先后参加了静安区职工民乐团和市宫茉莉花艺术团,他笑道:“每天下班,不练上两个小时,觉得这一天好像少了点什么。”

秦闻佳是民乐团的“元老”,从乐团成立之初一直坚持了7年。初中起就开始学琵琶的她,如今从事英语培训。她告诉记者,大家都很珍惜每次排练的机会,“民乐合奏需要的是团队的配合,在家练习和集中排练,感觉完全不一样。每次大家在一起,成功合奏出一个曲子,这个过程特别享受。从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到以琴会友,我们在这里找到了知音。”

说起自己的“乐龄”,已经退休的苏建中颇为自豪。“从小就喜欢民乐,我从8岁就开始学习二胡,后来还学过三弦、阮。”退休后,老苏加入到民乐团中,也遇到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战友”,“我这个人平时不打麻将、不爱聊天,离开了音乐就不知道干些啥了,是职工民乐团给了我们一个展示自我、实现价值的平台!”

    

上观号作者:上海静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