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柳琴 >> 柳琴发展 >> 正文 >> 正文

张鸣获聘首席指挥,与北京民族乐团共庆八岁

来源:柳琴 时间:2025/2/6
张鸣(右)从团长李长军手里接过了聘书9月10日是教师们的节日,也是北京民族乐团的生日。年9月10日,经有关部门批准,北京演艺集团旗下的北京民族乐团宣布成立。这一天,也成了北京民族乐团的团庆日。每年的这一天,北京民族乐团都会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举办团庆音乐会。今年9月10日,北京民族乐团成立八周年音乐会“这里是北京”在此精彩上演。本次音乐会由乐团指挥张鸣执棒,张鸣在乐团高压高强的演出中执棒上百场,为乐团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在这个重要的日子,经乐团领导班子研究决定,正式聘用张鸣为北京民族乐团首席指挥。本场演出也是他作为乐团首席指挥的首场演出。张鸣从北京民族乐团建团初期就与乐团在一起,可谓共同成长。获悉自己荣升乐团首席指挥的消息,张鸣说,自己的第一反应是未来要对自己要求更高。在他看来,成为首席指挥,责任比荣誉还要大。“未来,我要对乐团的成长和建设肩负起更多的责任,要和乐团一起更上一层楼,走向一个新的阶段。”张鸣从小就跟随身为作曲家的父亲张福全在录音棚长大,对音乐可谓耳濡目染。附中、本科学习打击乐专业的他,此前在中央民族乐团担任打击乐演奏家。“学习指挥,是我深思熟虑后的决定。我觉得作为指挥的我,更了解演奏员的心态。如果演奏员遇到困难,我会从乐手的思维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我觉得这是我的一个优势。”张鸣进入中国音乐学院跟随杨又青学习指挥,他的毕业音乐会就是在北京音乐厅执棒北京民族乐团。李长军经常说一句话:“张鸣与北京民族乐团共同成长。”在李长军看来,张鸣成为乐团的首席指挥,是实至名归。但在张鸣看来,能与北京民族乐团结缘,才是自己最大的幸运。“指挥是实践的艺术,一个指挥最需要的就是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如果没有大量的演出、大量的曲目积累,很难总结和提升对音乐的认知。我每年与北京民族乐团合作多场演出,我就是在与北京民族乐团一场场的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另一方面,乐团外请客座指挥,我都在场,这些名家更让我受益匪浅。”在张鸣看来,北京民族乐团虽然是个年轻的乐团,但正是因为它的年轻,让张鸣接触了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如今,张鸣不仅是北京民族乐团的首席指挥,甘肃省歌舞剧院、安徽民族乐团也聘请他为首席客座指挥,天津歌舞剧院聘请他为客席指挥。张鸣说:“收获这些荣誉,我首先要感谢北京民族乐团,其他乐团正是看到我和北京民族乐团的演出,才会邀请我。”在张鸣看来,当下作为民乐指挥,更要紧跟时代发展,提升自身修养。“自身的音乐修养、美学修养等都要不断提高,你才能对乐团、对音乐作品有准确的认知。”北京民族乐团建团以来,坚持每年推出原创作品,委约创作了多部与北京风貌、历史、人文息息相关的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迄今为止,共有8部原创作品、首编创作品已完成公演,与观众见面。当晚音乐会的8首作品均来自其中的精彩乐章,既有获得第十届北京市文学艺术奖的民族管弦乐组曲《中轴》中的“坛根儿情”“水润万宁”,也有年-年“时代交响”创作扶持计划民族管弦乐类扶持作品、民族交响诗《大运河》中的“漕运沧桑”“醉千秋”,还有丰子恺漫画主题弹拨乐协奏曲《漫弹》中柳琴、琵琶与民族管弦乐“张家长李家短”,民族音画《燕京八景》中的“蓟门烟树”,描写大兴机场的现实主义题材、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新国门畅想》中双打击乐协奏曲“凤凰展翅”。八年前,一群年轻的民乐人怀揣着对民乐的热爱和执着,在同一起点携手并进。八年里,他们披荆斩棘,在传承与创新的时间链条中不断耕耘、挑战自己。当晚音乐会后,北京民族乐团团长李长军在朋友圈写道:“北京民族乐团的生日音乐会每年都办,因为大一岁会有大一岁的样儿,想要给大家看看……坐在台下看着这帮可爱的人、奏着自己的音乐,满满的幸福感,今年尤其如此。跟你们在一起是最好的安排。”孟绮/文张浩/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8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