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位处山东最南端,虽然历史可以追溯到夏代,但历史时期内长期名声不响。不过得益于运河的开凿,台儿庄终于潜龙越渊,声名渐起。
明清时期,韩庄运河与泇运河的开凿为台儿庄创造了优越的水陆交通环境,带来了空前的繁荣局面。运河开通前,台儿庄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农庄,运河开通后,“自泇河既导,而东南财货跨江绝淮,鳞次仰沫者,凡四百万担有奇,于是遂为国家要害云。”万历年间,台儿庄设立船闸,设闸关署,后又设立总检司总管台儿庄段河务,“朝廷在此设立闸关署、巡检司、县丞署,守备署、参将署等,常住人口及流通人口多至数万,成为峄县40个集镇之首。”此时的台儿庄已经成为峄县第一大镇,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规模远超峄县城。
江北水城台儿庄韩庄在台儿庄以北30多公里。韩庄位处泇运河中段,地近微山湖最南端。万历三十二年(年)这里开始成为漕运线上一个小码头。到清初顺治年间,运河从而繁忙兴盛起来,韩庄这个码头得到了快速发展。清康熙、乾隆皇帝计十二次“南巡”、“阅河”下江南,这里不仅是必经之路,还在这里下船游览夜宿、用膳。乾隆二十二年(年)开挖伊家河之后又新建积水闸,设立“水柜”引湖济运。后来韩庄相继建起了韩庄闸,湖口(积水)双闸、韩庄码头和韩庄集,韩庄地处要津,很快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商业城镇。
韩庄到台儿庄段运河走向夏镇,原名夏村,隆庆元年(年)工部尚书朱衡主次开挖的南阳新河通航,夏村因为毗邻运河且靠近微山湖而迅速发展,明隆庆六年(年),南阳新河开通,夏村成为南北漕运码头,遂改村为镇。隆庆二年(年),“沛盖置泗亭驿于夏镇,沛置夫厂于夏镇,丰改置仓于夏镇。”后来兖州府泇河通判署也设立在了夏镇。万历年间,工部主事杨信、徐继善修筑夏镇城,筑有城门四座,均有楼。城外有壕,西南有护城堤。南北过往漕船在此过闸,商船旅客在此歇脚,夏镇的商业和服务业很快发展起来。
台儿庄自鲁南段运河开通以来,商业日渐兴盛,“商贾辐凑,亦徐兖间一都会也。”每年都有大量的来自江、浙、湖、广的竹、木、丝绸、茶叶、稻米等运抵此地,来自北方的杂粮和果品也大量出现在本地市场上。鲁南地区无产丰饶,峄县乃煤炭重镇,“峄县煤矿产额丰富,其地所产水果如枣、梨、石榴等也非常丰富,这些物资均得以由台儿庄贩运四方。“江浙湖广诸行省,遭粮数干艘,皆道峰境北上,商旅岁时往返不绝,而奇物珍货衍溢,居民皆仰之以赡身家,而本地所有麦豆及煤炭诸物亦得善价而行销数千里。”台儿庄最盛时有12条街巷以及郁家、骆家、双巷等10几处码头,每年还举行泰山庙会、关帝庙会等,“每会多至十万之众,极一时之盛。”
夏镇西邻江苏的沛县、丰县,东靠兖州府的峄县、滕县。运河开通后四方客商纷纷来此经商,此地陆续出现了山西、河南、浙江、安徽、夏镇五个商帮,主要经营粮食、布帛、药材、烟草、茶叶以及开店等行业,各种商铺商号多至余家。邻近的邹县、滕县、峄县、沛县、丰县等地也来此趸货,销售土产品。夏镇宛然成为了鲁南地区的经济中心,这种繁荣的局面一直持续到清末民初。
还有,台儿庄段运河的畅通还促进了鲁南地区文化的繁荣与发展。鲁南段运河区上连京师,下启江淮,,使这里成为南北多种文化的融汇之地。鲁南段运河区“代表了以北辛文化、伏羲文化、荀子文化、墨子文化、孟尝君文化、汉画像石文化等文化的精髓,吸纳了最具活力的吴越文化、齐鲁文化、中原文化、秦晋文化的精华,是全国特别是南北区域文化长期交流融合的结晶,也是运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京杭运河台儿庄段流域内的民间艺术文化尤其繁盛,柳琴戏、山东快书、寺庙音乐、船夫号子、琐呐古曲、鲁南花鼓、渔灯秧歌,以及龙灯、狮子、高跷、旱船、竹马、黑驴、锣鼓、皮影等艺术丰富多彩,这些民间艺术也因大运河的开通迅速发展传播,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如鲁南花鼓是一种独具鲁南地方特色的鼓舞形式舞蹈,它以山东大汉特有的粗犷、威严,融合了山东妇女的泼辣、柔美,形成一种刚柔相济、细腻奔放的艺术风格。鲁南花鼓早产生于台儿庄运河两岸,大运河开通以后迅速传播,广泛流传于鲁南、苏北地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