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占豪24日晚在北京大学携手著名小提琴家吕思清、青年柳琴演奏家禹洁和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用全新方式再度解读著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马元豪 摄
中新网北京9月25日电题:《梁祝》之父何占豪:柳琴版《梁祝》北大首演“别有用意”
作者马元豪
86岁的著名作曲家、《梁祝》之父何占豪24日晚在北京大学携手著名小提琴家吕思清、青年柳琴演奏家禹洁和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用全新方式再度解读著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随着乐曲悠扬的尾音也渐渐消逝,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也缓缓落入了沉静。
一个休止符过去,两个休止符过去。观众们仿佛才从《梁祝》的余音中惊醒,报以热烈掌声。
何占豪走到台前接连谢幕,仍然难却观众热情,掌声经久不息。
何占豪再次携吕思清和禹洁走到台前谢幕,并将《梁祝》后半部分再度演出,禹洁的柳琴清脆、委婉,吕思清的小提琴则激情、有力,在何占豪的执棒下,两人以各自超凡的音乐领悟力将《梁祝》的“化蝶”部分蕴含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一切仿佛穿越回60年前《梁祝》的首次在上海公演,演出结束,全场鸦雀无声。当时,26岁的何占豪坐在乐队中不知所措,另一位创作者陈钢则站在侧幕后心急如焚。不过随后如雷般的掌声将一切自我否定击得粉碎,经久不息的掌声让当时指挥樊承武不得不破例将乐曲后半部分再次演奏。
“北大周年校庆与60周年的《梁祝》在今晚交相辉映,我也希望用这首全新演绎的柳琴版《梁祝》献礼北大。”与众多北大师生合影留念后,被指挥服闷得满头大汗的何占豪笑着表示。
在北大首演柳琴版《梁祝》,何老自称“别有用意”。
“常言有太阳升起地方就有华人,而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梁祝》,这正说明《梁祝》有中国特色。当年刚创作完《梁祝》四重奏后,就有来华演出知名弦乐四重奏团表示愿意演出,足以证明世界希望听到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何占豪说,“北大聚集了全国优秀的青年学子,我希望你们一方面更自信中国有着本民族优秀的交响乐,另一方面也能受此曲鼓舞,创造更多如《梁祝》般有中国特色的交响乐作品,让中国音乐能在世界音乐百花园中有一席之地。”
“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民族乐器国际化’,钢琴、小提琴原本都只是欧洲的民族乐器,但通过日后的不断改进最终成为了国际性乐器。中国民族乐器亦如此。交响乐是国际顶尖的音乐表现形式,能够更全面体现柳琴的优缺点,希望柳琴能通过《梁祝》这一平台不断改进,最终成为全球人民都喜爱的乐器。”何占豪说。
“柳琴与交响乐的合作是民族乐器国际化的必经之路,我希望能通过与何老先生以及吕思清的合作,诠释一个全新的《梁祝》,让更多人通过此版《梁祝》更好的了解柳琴,从而推动柳琴走向更宽广的舞台。”禹洁告诉记者。
“近年来,箜篌、扬琴、琵琶为了应对时代的改变和需求已经做了相应的改变。不过乐器改革仍然需要作曲家、演奏家、乐器制作家乃至企业的通力合作,才能不断推动民族乐器的国际化。”何占豪补充道。
“常言‘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若没有何老这样的先行者,很难让世界听到中国特色的音乐。《梁祝》有着国际影响力且极具中国特色,相信能成为柳琴乃至更多民族乐器走向世界音乐舞台的通道。”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硕士张利国表示。(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