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柳琴 >> 柳琴优势 >> 正文 >> 正文

怀念您,恩师邳州文化馆老馆长高子亮先

来源:柳琴 时间:2022/9/19
中科出席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大会 http://nb.ifeng.com/a/20180419/6515562_0.shtml

高子亮馆长在审读材料

春节中的大年初六,全县农村业余文艺调演,在文化馆礼堂举行。全县精挑细选的各公社文艺宣传队集中住在县第二招待所。轮到徐塘公社演出时,高馆长坐在前排,仔细认真的看着我们的演出,非常关心我们的演出效果。演出时,从演员的表演剧情到熟练口中道白,水灵灵的唱腔伴着优美动听的音乐,熟练自如的动作引人入戏,全场几百名观众鸦雀无声,神情全集中在舞台上。54分钟的戏演结束了,观众才回过神来,全场报以热烈长时间的掌声。“成功了!”我参加伴奏时将二胡放在一边站起来大声说。接着,高馆长大声招呼我说:“中饭后你集合演员到邳县广播站去录音向全县播放!”下午在文化局李玉侠局长的带领下去广播站录音后,全县各家各户的小喇叭里都能听到徐塘公社文艺宣传队演出的《儿女情》。在高馆长的鼓励和鞭策下,更增强了我对剧本创作的信心,给我增添了无穷的力量。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一个剧团要想演出好的剧目,必须要有好的剧本。文化馆每年在春秋两季举办全县戏剧创作学习班,主要是为来年春节全县文艺会演创作新戏。每年的会(调)演必须是创作出来的新节目。要求文艺工作者是多面手,必须是自己新编的文艺节目。戏剧是文艺会演的重头戏,年年出新剧本,这可忙坏了高馆长。他在夜深人静时,自己创作新剧本。白天忙着辅导全县的业余创作班和接待来访,求教的业余作者,接受上级新的中心任务开会等事。挤出时间走基层去体验生活,深入创作源泉地,丰富创作营养。上个世纪50年代他创作的《相女婿》曾参加华东地区戏剧会演获奖。并且被编入《中国戏曲集成(江苏卷)中》。年创作的大戏《志群接鞭》在年江苏省文艺汇演中,荣获编剧一等奖,邳县柳琴剧团演出一等奖。剧本被《新华日报》整版转载。精排后准备进京为中央领导人汇报演出时,接着铺天盖地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七八十年代他写的《红桃图》剧本经刘志林导演精心细致的排练,在邳县柳琴剧团克服重重困难的努力下,于年参加江苏省文艺会演,又夺得江苏省编剧演出大奖。戏剧是集文学艺术综合性的艺术作品,可想而知,创作编写剧本,比起写散文小说,诗歌评论等文章难了多少倍。

《红桃图》在省会演时剧照

老馆长创作二十多个剧本,有大戏、小戏;古装戏、现代戏,一生呕心沥血,为繁荣社会主义的文艺事业肝脑涂地。他说:“我是挤时间来创作的。白天行政事务和琐事太多,夜晚是我的创作的天地。”老馆长习惯挑灯夜战,夜深人静时,开动大脑灵感推敲剧情中每句道白的含义是否符合这个人物的形象和表情才能落笔。斟酌唱词的每个字词是否和辙押韵,该用什么韵调比较适合这个人物的性格。他坐在微弱的电灯泡下,一句句的反复揣摩,一次次的反复修改;酷暑天肩搭毛巾擦把汗水,三九天里脚穿棉鞋披着旧大衣伏案写作;夜梦中灵感来了想起剧中白口或唱词时,急忙拉灯摸笔记下,唯恐脑海中记忆的词句跑掉。创作剧本是剧作家最辛苦最累的活,为了提高大脑的思维能力;只要它坐下来创作剧本或修改别人的剧本,烟不离手,廉价低劣的香烟,一颗接着一颗的吸着;有时烟燃到尽头烧到手指上才觉得疼,将烟头掐掉,手指早已被香烟熏得黄中带黑,脑海中还在思考着戏中的唱词用什么韵调合适,这句唱词用什么语言来表达能打动人。老馆长在给我们讲课时,经常挂在嘴边的是:创作剧本要出新意,就是别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事件在情理之中可以写,剧本才能出新,胜人一筹。在剧本出新时还得深挖剧本,就得用情来写,把剧中的人物写活,人物在舞台上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必须用贴切的语言信服人;用适合特定人物的动作写的唯妙唯俏打动人,使观众心悦诚服可信;这需要创作者挖脑壳,动心思,剧本才能挖得深。剧本出新了,剧情挖深了,这才是好剧本。交给剧团排成戏,最后彩排一遍再进行试演。在排练中不断地修改剧本,直到回报演出时,剧本基本定型。

《胡金花》会演时剧照

年春节中,邳县农村业余文艺会演在县文化馆礼堂举行,徐塘乡代表队演出的是由邱维玲老师执导的七场古装柳琴戏《胡金花》。在排练前,我又修了两遍剧本,还是不出新意,老馆长就和我谈心:“大家都能猜到戏发展的内容,戏不用再演了。”怎么办?我苦思冥想,大胆地将戏反过来写,我大胆的将诰命夫人花园埋尸,丫鬟引巡案大人花园观花出新,巡案大人看到花朵枯萎,找到疑点一层层揭开诰命夫人所犯命案事实,直到诰命夫人伏法。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迎合了观众的心里,演出非常成功;获得了县政府颁发的创作二等奖,演出大戏一等奖。在老馆长的谈心、引导、耐心细致的开导下。《胡金花》剧本终于出新了。虽时隔近四十年,在以后我所写的《灵堂风波》、《拆房记》、《爱的奉献》、《芝麻官审案》、《机声隆隆》等大、小戏中,都能按老馆长授课时讲的戏剧创作的规律和戏曲跌宕起伏的要求去编剧,出了不少成果。这与老馆长——恩师的谆谆教导是分不开的。

老馆长已离开我们三十五周年了;他那儒雅可亲的音容笑貌,平易近人的和蔼形象,使我终生难忘。

怀念你,恩师——高子亮馆长!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