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柳琴 >> 柳琴介绍 >> 正文 >> 正文

宿迁柳琴剧团副团长王琴柳琴戏是我的生命

来源:柳琴 时间:2024/10/16

宿迁网讯这几年,市里的重大演出活动中,常能看到王琴的身影。她在舞台上,时而娇俏,时而活泼,时而英姿飒爽。乡土气十足的柳琴戏因她的表演多了许多高雅。

出身徐州梨园世家的王琴,从小就是趴在舞台上长大的。9岁即登台演戏,顺理成章进戏校,作为尖子生、重点培养对象进入省柳琴剧团,一路顺风顺水。年,已是国家一级演员、每年主演多部大戏的王琴,抱着“宿迁是柳琴戏的发源地,我要为宿迁柳琴戏做一点事”的想法,毅然决然来到宿迁。一晃5年过去了,王琴已成为宿迁柳琴戏的一个文化符号,但她觉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多”。目前,她担任宿迁柳琴剧团副团长。

王琴

9岁登台柳琴戏陪伴她长大

年,王琴出生在徐州一个梨园世家。从三四岁起,母亲便教她唱柳琴戏。9岁时,她进入徐州艺术学校,工文武花旦。19岁时,王琴进入省柳琴剧团工作。当时柳琴市场不景气,剧团便成立了歌舞演出团。王琴被分进演出团学舞蹈,白天伴舞演出,晚上回团排戏。这段经历持续了四年,这让王琴后来在戏曲舞台上,肢体表现更有美感。后来,王琴到南京艺术学院学习,接触到了民族唱法,并将之融入柳琴戏的唱腔中,形成了混合声唱法。这种唱法年轻观众很快就接受了。她一直坚持自己的创新之路。

年,王琴到湖北潜江参加全国小戏小品大赛,专家对王琴的唱腔与表演都给予高度肯定。

抛弃旧日荣光只为宿迁柳琴戏发展

作为中路柳琴戏的代表,柳琴戏在宿迁的发展,距今约多年历史。宿迁柳琴戏是以皂河为中心流行于宿迁地区的代表性地方戏之一。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柳琴戏和其他戏曲剧种一样,生存艰难,人才流失严重。为了复兴地方剧种,年,宿迁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湖滨新区管委会决定共同打造大型柳琴戏《古城拉魂》。王琴应邀出演女主角凌雪琴。

为了广泛听取老百姓的意见,《古城拉魂》剧组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演出了一百多场,受到群众广泛欢迎。有一位乡镇干部追着剧组连续看了三场。还有人磨着王琴要学一些柳琴戏的唱段。

年,宿迁向王琴发出邀请,请她加盟即将成立的宿迁市柳琴剧团。此时,王琴是省柳琴剧团力推的花旦演员,每年有两部大戏、四部小戏的演出计划,但她放弃了这些,来到宿迁。“宿迁和徐州一样,同属中路柳琴。因为省柳琴剧团在徐州,所以徐州传承得挺好,人才也比较齐备。我来宿迁,希望能为宿迁柳琴戏做一些事。”回想当年,王琴说。

守清贫耐寂寞期待以戏带团

王琴在宿迁的家,就在皂河乾隆行宫里。小小房间里有两张床,两个演员住一起。吃饭时间,她拿起饭碗去排队打饭。舞台上光鲜亮丽的主角,台下生活非常简陋。“这里远离市区,又在景区,一到晚上大家也没地方去,就只能在房间里待着。有戏排的时候还好,没戏排的时候挺寂寞的。”王琴说。放弃城市生活,与家人相隔两地,在皂河过着集体生活,这些王琴都不在乎。“戏曲演员就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因为有很多师兄弟在影视行业发展,年,王琴开始接触影视圈,先后在十余部电影、电视剧中饰演角色。与戏曲排练相比,影视剧拍摄时间短,收益更是不可同日而语。王琴的几部电影都是20多天就完成拍摄。但是每一部柳琴戏的排练时间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每有大戏排练,她每天都要练上无数次。晚上别人下班了,她还待在练功房练白天排的戏,就是为了台上那一刻绽放。寒冬腊月,她每天衣服都是湿的。

《清清骆马湖》剧照王琴(左)

演出一场是块钱,不管是主角、配角还是龙套,所有演职人员拿一样的演出费。王琴说:“我不在乎。我喜欢演戏。我只要有戏演就满足了。”排《古城拉魂》和《清清骆马湖》时,她推掉了三部电影、一部电视剧。她说:“拍戏什么样的演员都不缺,但是唱戏,不是哪个演员都能唱。”王琴认为:“一个剧团要想发展,必须要有领军人物。从我这个年龄来说,也只能再唱几年了。所以我非常希望能用这几年时间,多排大戏,以戏带人,传承、发展宿迁柳琴戏。”

所思所虑都是柳琴戏

戏曲要从娃娃抓起。这几年,王琴和市柳琴剧团的演员们一起,走遍了宿城区、市湖滨新区的学校,传承、弘扬柳琴戏。

在10月20日“优秀戏曲剧目进校园巡演”皂河中心小学站,王琴耍了几个枪花,博得现场一片掌声、惊叫声。随后的互动体验环节,很多学生上台学习耍枪花。

有几个女孩耍得像模像样。六年级的王露说,她是柳琴戏班的学生,跟王琴、蒋雪雁(剧团演员)两位老师学习一年多。

“当时,我们和皂河小学搞了一个戏曲进校园活动,我和蒋雪雁一起教了一年。可惜今年因为疫情原因停下来了,至今也没启动。作为市级柳琴戏非遗传承人,我衷心希望有兴趣的学校和我联系,我有信心能培养出很多好苗子。”王琴说。

这几年,王琴最大的焦虑是剧团缺人,尤其缺年轻演员。

王琴一直很重视对后备人才的培养。“我在省柳琴剧团那会儿,就提出要把舞台让给年轻演员。”

王琴曾经带过一个好苗子,嗓音身段都不错,她花很多心血带她。可惜,因为解决不了身份问题,女孩结婚后就跟着丈夫去了外地。

后来,王琴到宿迁泽达职业技术学院级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授课。有几个学生被王琴的艺术魅力吸引,跟着王琴学习过一段时间。因看不到前途,这几个学生都改行了。

“有几个孩子真不错,首先家长得支持。孩子学了,没有前途,家长肯定不愿意。”王琴说:“哪怕能给个合同工,我也能动员她们留下来。”说到这里,她的眼睛里充满遗憾。

虽说时常涉足影视圈,但王琴的兴趣点却始终在柳琴戏。“柳琴戏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虽说家人朋友都不理解我对柳琴戏的付出,但我觉得如果能看到柳琴戏在宿迁的生命力,一切都是值得的。”

对话新锐

问:在柳琴戏的唱腔上,您当时为什么想到要创新?

王琴:我感觉时代在进步,戏曲也应该与时俱进。我们柳琴戏应该向民族发声靠近,让自己的嗓音更甜美,也更能适应现代人的听觉。科学的方法,不会坏嗓子。比如,我虽然感冒很重,但是唱戏嗓子不会哑。如果没有科学的发声,感冒了很难唱戏的。

问:在从艺路上,有没有人对您有很大影响?

王琴:在省柳琴剧团,对我影响很大的是我的业务团长李雪梅。我从19岁进团就跟她学习。她是开拓创新的一个人。在大家不认可我的创新的时候,她一直鼓励我。她不仅在业务上给予我帮助,还教我怎样做人做事。她说,做事先做人,要想演好戏,要先懂得怎样做人,做一个德艺双馨的唱戏人。我一直记着她的教导,踏踏实实学习,本本分分做人。

问:未来您有什么想法吗?

王琴:只能说是愿望吧。梅花奖是每个演员的追求目标。我也有夺梅花奖的愿望。但是梅花奖不是演员自己修炼好了,就可以去拿奖,要具备很多因素。如果有好剧本,我想拍个柳琴戏电影。可以在苏鲁豫皖选拔拉魂腔演员,打造一个柳琴人演柳琴事的电影。把柳琴人的悲欢离合记录下来,也算是留给后人一段历史记载吧。(卫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8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