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柳琴 >> 柳琴前景 >> 正文 >> 正文

江苏淮安一曲泗州调百年民艺情

来源:柳琴 时间:2023/2/13
北京治白癜风的大医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近日,由阳光艺术团推出的泗州调表演,成了盱眙县今年迎国庆群众文艺演出的亮点,引发城乡观众的热议。该演出古色古香的服装,有板有眼的唱腔,生动活泼的演绎,给观众奉献了精美的民间文艺大餐。

由“太平调”和“猎户腔”演变而来

据盱眙县阳光艺术团团长王云、编导杨晓锋介绍,泗州调又叫“肘股子”。一说它是曾用狗皮鼓伴奏而得名,又有人说“肘股子”是由“周股子”演变而来的。

古泗州城遗址在盱眙段淮河与溜子河之间。明朝,朱元璋在泗州城北找到了朱家祖坟,于是大兴土木建造了明代第一陵——明祖陵。泗州城更是船舶如流,店铺林立,商贾如云,其政治、经济、文化达到了鼎盛与繁荣时期,为泗州调等地方戏曲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据传,清朝年间,邱姓、葛姓、张姓三位老农热爱民间音乐,将泗州、盱眙流行的“太平调”和“猎户腔”进行搜集整理,不断打磨,糅合成一种民间说唱,编出具有简单人物故事情节的戏曲进行演唱。经过张姓老人的改编,发展为淮海戏。经过葛姓老人的润色,发展为柳琴戏。而邱姓老人的演绎,在盱眙流传最为深刻和深远,演变为泗州调。淮海戏、柳琴戏和泗州调,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血缘”关系。

泗州调是由民间说唱形式,逐渐发展演变成板腔体系的戏曲剧种,唱腔灵活,演员在表演时,可根据剧情需要及人物的感情变化,结合自身条件变化唱腔,从而创造出很多动人的旋律。故又有艺人称这种不受伴奏限制、可以随意发挥的艺术形式为“怡心调”。板式主要分为幽板、慢板、二行板、数板、紧板、五字板。民间艺人以优美的唱腔、动听的旋律,唱响淮河两岸,传遍大江南北。

靠师徒口耳相传

马昌胜是泗州调传承人之一,他从小就跟着母亲演出,耳濡目染学会了泗州调。他不幸于去年春节前病故,他生前曾讲述过泗州调的发展和自己的传承经历。

过去的泗州调是一种小调俗曲,曲调为五句体乐段,角调式,旋律下行趋势比较明显。

由于是地方小调,在多年的传承过程中,泗州调很少有系统的书面文字,演唱人一般都是靠着师徒口耳相传。从马昌胜采集的《月亮一出照九州》等曲谱中,可略窥其端倪。

过去,由于没有专业的剧团,泗州调艺人只能有人来请,才会去唱上两出,赚点钱贴补家用。近些年,随着娱乐活动的丰富,传统的泗州调艺人很少唱戏了。在年,已经退休的马昌胜和臧志平,为了不让泗州调失传,自己购买设备和服装,吸纳演员重新编排剧目,让久违的泗州调再次登台亮相。

由马昌胜和臧志平编排的泗州调小戏剧《常回家看看》,创演成功,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创意新颖。民间艺人敢于把泗州调与意大利的清唱剧结合,中西合璧、土洋交融,既保留了戏曲的特征,又用西乐与合唱,使这种乡土艺术“服”了民族的水土,接了中国的地气,观众为这种创新喝彩。

唱腔精彩,剧情风趣。这部小戏剧人物集中、故事清晰、剧情风趣,很有戏剧的悬念和推动力。音乐创作以泗州调唱腔为主,选用了泗州调流传下来的优秀唱段,融合了花鼓灯和淮河两岸民歌,唱腔设计非常精彩,乐队编配也干净利落。

成功还在于演员和乐队。五个演员,都是泗州调演员里的佼佼者。海燕的柔情、海鸥的泼辣、海梅的憨厚、海涛的帅气、伯父的机智风趣,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贵的是,演员和管弦乐队的配合默契,曲调、唱腔优美动听。

曲调独特

泗州调包括好多种角调曲牌,尤其是角调式在小调曲牌中比较罕见。比如曾红极一时的《耍孩儿》,因为串尾落到角调上而备受观众喜爱。再如《板桥道情》的结尾,羽调就比较明显。后来经过带着方言特色口语的演唱和相传,使原本与《十不全》味道相近的泗州调,又有了一些改变,出现了羽调与角调的调式色彩之别。盱眙泗州调传承人把《跨金索》《十不全》《货郎调》《秧大姐》《六花六节》等列为相似曲的一组,并把《跨金索》列在最前面。曲例有《八月十五月儿光》《青阳扇》等。

盱眙版《十不全》的谱例,与马昌胜先生记录的《跨金索》《六花六节》的曲例及《大九连环》中的第三曲《五月五来是端阳》,有异曲同工之处。

泗州调与《十不全》的谱例、内容,多以各月节庆为主线,一段两月。在《都梁清曲》中,即有马昌胜、易平两位先生记录的《十不全》曲例。通过对照,可以看出音调的诸多相似,但又各有自己的特色。调式不同,衬词及其出现位置也不一样。《十不全》过门,也用“沙拉拉……”衬词,尾句也用类似的衬词,尾句曲调与《跨金索》相同。

泗州调的伴奏乐器,主要有琵琶、三弦、梆子、竹笛、板胡、板鼓等。代表性作品有《喜迎丰收》《泗州佳人》《都梁咏春》《龟山传奇》《牧童对歌》等。

《青阳扇》时调,涉及题材颇为广泛,有反映人情淡薄、世态炎凉的,有劝人为善的,有反映社会习俗、各种世相的,也有以社会新闻和时事政治为题材的。与《十不全》曲名相近的,有一组《十不亲》五更调,表现亲情因金钱的腐蚀而异化的历史故事。

参与龙虾节演出

具有多年历史的泗州调,在新时代如何保护、传承、创新?这是盱眙县民间文艺工作者和研究者都在思考的课题。有专家认为,泗州调是一种动态艺术,必须动态地进行保护。创新与保护对于泗州调艺术而言,是发展的双翼,这是由泗州调既作为古典艺术又是当代艺术的特性决定的。

马昌胜虽然故去,但是他的剧组对泗州调的传承与发展,进行过许多有益的尝试。在泗州调新剧目的创作和表现形式上,盱眙传承人首先从“拉魂腔”艺术升华着手,在龙虾节、龙虾宴等多种场合演出后,反响热烈,赢得一片赞誉和喝彩。“拉魂腔”演唱艺术的升华,为泗州调《常回家看看》等剧目的改编和其他新剧本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拉近了与从来没有听过泗州调的观众的距离。

特约撰稿丁立高文/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