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柳琴 >> 柳琴介绍 >> 正文 >> 正文

百城百艺非遗名录茂腔,被誉为胶东之花

来源:柳琴 时间:2022/9/20
北京重点皮炎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816/9322885.html

茂腔是流行于山东潍坊、青岛、日照等地的地方戏曲,最初为民间哼唱的小调,称为“周姑调”,传说系因一周姓尼姑演唱而得名,又称“肘子鼓”。因其上下句结尾处的“噢嗬罕”三字耍腔别具特点,所以又称“噢嗬罕”或“老拐调”。年左右,苏北人“老满州”携儿女沿临沂向北演唱,将柳琴戏唱腔融合到“本肘鼓”中,形成了尾音翻高八度的新唱法。这种唱腔,当地群众称之为“打冒”或“打鸣”,取其谐音,“本肘鼓”逐步衍变成“茂肘鼓”,新中国成立后定名茂腔。茂腔曲调质朴自然,唱腔委婉幽怨,通俗易懂,且茂腔中女腔尤为发达,给人以悲凉哀怨之感。

茂腔曲调质朴自然,唱腔委婉柔怨,生活气息浓郁,通俗易懂,委婉动听,颇有“一声直入青云去,多少悲欢起此时”之妙,被誉为“胶东之花”,俗称“拴老婆橛子戏”,在广大农村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茂腔的传统剧目有百余种,经常演出的有“四大京”“八大记”,特别是《东京》《西京》《南京》《北京》《罗衫记》等传统剧目,久演不衰,深受群众喜爱。其中《罗衫记》系根据《警世通言》第十一卷《苏知县罗衫再合》改编,人物形象丰满,剧情感人,常演不衰。当地民谣:“茂腔一唱,饼子贴在锅台上,锄头锄到庄稼上,花针扎在指头上。”

年,茂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5月24日,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申报的茂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编:贾亭沂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