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检察日报
年,刘莉莉在中央电视台新年戏曲晚会表演柳琴戏《樊梨花》,图为剧照。
刘莉莉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临沂市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国家一级演员、柳琴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柳琴戏是山东省地方传统戏剧,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因用柳叶琴伴奏,也称“柳琴书”,清末产生于山东省临沂、枣庄一带,年被正式定名为柳琴戏。年5月,柳琴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为临沂市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枣庄市柳琴戏保护传承中心。
全国人大代表刘莉莉是山东省临沂市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国家一级演员,已经从事柳琴戏表演30余年。她表演的柳琴戏《樊梨花》,被授予“中国戏曲红梅金花”称号;主演的现代柳琴小戏《山里红》获“最佳推荐剧目奖”;她还是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柳琴戏丰富了我的人生,我要用实际行动继续保护、传承、弘扬柳琴戏,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喜爱它。”她说。
这里有支“红色文艺轻骑兵”
年从临沂艺术学校毕业后,刘莉莉一直在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工作。30多年的勤学苦练,让她拥有扎实的表演功底,演绎出许多备受欢迎的柳琴戏剧目。
年,刘莉莉参演红色题材的现代柳琴戏《沂蒙情》,她在戏中扮演主角山杏。这部戏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了沂蒙山下一家两代红嫂舍小家顾大家、拥军支前的感人故事。在剧中,刘莉莉扮演的角色唱腔多达余句,表演戏份多、难度大。为了更好地展现人物的爱党拥军形象,刘莉莉提前做了很多功课。她一遍遍研读剧本,反复揣摩角色,在一次次排练中反复打磨表演。正式演出中,刘莉莉的表演细腻传神,唱腔以情带声、催人泪下,演出取得了很好的反响。随后,《沂蒙情》被评为山东省“五个一”精品工程,并获得文化和旅游部“第十四届文华奖——优秀剧目奖”。
年,临沂市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成立了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沂蒙红色文艺轻骑兵——刘莉莉小分队”,在传承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琴戏的基础上,为当地群众送上高质量的演出,传承沂蒙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我们小分队每年都会开展送戏下乡活动。今年,我们已组织场戏曲进校园活动。在去敬老院演出时,我和同事们感受到,这种演出形式很受老人们的欢迎。”刘莉莉说。
在开展送戏下乡活动过程中,刘莉莉还深入基层戏曲组织进行调研,积极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了解需求,帮助扶持这些戏曲组织和团体,让戏曲文化得到更好传承。
刘莉莉介绍,近年来,小分队大力推动传统文化走进群众生活,每年开展送戏下基层惠民演出场,他们的脚步遍及临沂各区县、乡镇、村(社区)。
推动柳琴戏艺术薪火相传
作为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柳琴戏距今已有多年历史。“这个剧种之所以能令观众产生深厚感情,是因为柳琴戏一直与时代保持同频共振,观众在看戏过程中能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我认为在传承柳琴戏的探索中,应坚持‘立足百姓生活’这一理念,不断去感受时代发展的脉搏。”谈及柳琴戏的传承,刘莉莉说。
结合多年舞台经验和观众的反馈意见,刘莉莉对柳琴戏进行适当改革和创新,潜心创作更加贴近现代生活、符合观众审美需要的作品。刘莉莉主演的《福大妮和山杠子》就是一出经过改良的现代柳琴戏剧目,全剧以农民福大妮和山杠子一辈子的致富梦为主线,以二人的情感纠葛为辅线,以轻喜剧方式生动描摹了依山傍水的美丽乡村的变迁、农民观念的变化,展现出沂蒙老区人民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乡村的故事。年,该剧参加第十二届山东省文化艺术节,获优秀剧目奖。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年轻人是传统文化的潜在需求者,我们戏曲人首先应该去引导他们来体验、来学习,共同传承下去。”刘莉莉介绍,在人才培养上,年,临沂市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完成“名家传戏——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展演录制工作,并上报文化和旅游部结项审核验收。
在该项目的展演录制工作中,刘莉莉作为入选艺术家,以“一带二”的模式指导两位学生学习两出经典折子戏。从神态到动作,从念白到唱腔,她深刻剖析,仔细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塑造人物。对于青年演员的培养和柳琴戏的传承发展,刘莉莉寄予厚望,她说道:“‘口传心授’的传艺模式,对年轻演员具有积极的意义,我将竭尽所能把柳琴戏艺术传承好。”
让非遗绽放迷人光彩
当选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以来,刘莉莉深入基层,认真调研,积极履职,提出了多条建议,受到相关部门的 柳琴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从事柳琴戏表演多年,刘莉莉一直 多年来,刘莉莉一直坚守在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第一线,她告诉记者,山东省临沂市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每年都组织余场文艺下乡演出活动,其中包括60场戏曲进校园活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我将尽我所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贡献力量,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时代同频共振,绽放出新的光彩。”刘莉莉对今后进一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充满信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383.html